1.第一章:替父北上(1 / 2)

南端兩百年。

四月!

號稱東靖雙壁之一的李衛,親率三十萬大軍,進攻端朝豫州之地,欲要拿下這塊端朝做為北伐的跳板。

短短兩月,東靖大軍,長驅直入,大破豫王武彰與車騎將軍曲天雄的三十萬大軍,吞並豫州半境,端朝由主動迎擊之勢,轉為防禦。

端朝岌岌可危,帝國搖搖欲墜,端朝皇帝想要和解,可在豫州勢如破竹的李衛,讓東靖野心膨脹,拒絕了端朝皇帝的和解。東靖皇帝更是揚言,要打過江去,直搗金陵。

一時,金江以南,人心惶惶。

六月中旬!

金陵!神武殿外。

百官等候在大殿之外。

嘴中所議,都是北方的戰事。

“哈!”

少年身穿黃色蟒服,長相清秀,頂著兩枚大大的黑眼圈,嘴裏打著哈欠,此人正是南端太孫武天策。

同時,武天策在南端的名聲不好,是個不折不扣的紈絝子弟,紙醉金迷,不好政事,有事沒事就往城外跑,所以,在眾多皇孫中,武天策是皇帝最不喜歡的一個。

“怎麼,昨天一宿沒睡好!”問話的人身材肥胖,長相敦厚,此人正是當朝太子武順。

武順從小肥胖,喜好詩詞,喜歡治國聖書。但當朝皇帝,好武好功,年輕的時候,與東靖打了幾仗,雙方不分勝負。他希望自己生出的兒子,能文能武,所以,在諸多皇子中,皇帝最喜歡吳王與豫王,甚至,有傳位於吳王的想法。

“您說呢!您那天見過我,如此早起床的。”武天策有些抱怨。

“行啦!你二叔、三叔回朝了,昨天剛回京城,就被你爺爺臭罵了一頓。豫州大敗,老爺子心裏火氣大得很,昨天!老爺子欽點咱爺倆同入朝,估計!又得拿咱倆,隻會待在京城窩著的借口,罵咱倆一頓嘍!”太子無奈說道。

“爺爺也真是,三叔打了敗仗,關咱爺倆什麼事!啥不順心的氣,都往咱爺倆身上撒,真把咱當出氣筒了。”

“話說,您可是太子爺,爺爺真就一點麵子不留給您!”武天策不服。

“宣,文武百官入朝覲見!”就在此時,禦前太監侯公公,在殿前高呼道。

文武百官,整理朝服,立馬朝殿內走去。

隻見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滿臉的威嚴,並且!身上隱隱約約能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迫感。

“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大臣拜道。

“行了,都不要拜了,前線的仗打成這樣,朕生氣的很,談何萬歲!早晚都要讓你們氣死。”皇帝怒聲嗬斥道。

皇帝一怒,整個大殿的臣子,連大氣都不敢踹一口。因為皇帝有憤怒的資本,他在位的時候,絕對是個聖明的君王,將南端軍隊的戰鬥力,提升了一個很大的階別;南端的經濟,提高了不少,不過!連年征戰,南端整體經濟收入,是有些下降的。但南端十幾位皇帝中,武樂天絕對是最有能力的一個。

“老大、太孫,吳王、豫王在前線流血流汗,你們父子倆,一個隻會讀聖賢書;一個隻會紈絝,花天酒地,朕就想不通了,父子倆一個不如一個。”

“朕覺得,就幹脆把太子、太孫的位置都交出來。等朕駕鶴西去,也省了爭奪皇位的麻煩!”皇帝指著武順、武天策兩人,直接就破口大罵。

一側的吳王與豫王,心裏樂開了花。這心裏就平衡許多了,兄弟三人,外加一侄兒,跟著一塊罵!

罵完就舒坦了。

武順與武天策,立馬被驚嚇到跪在了地上,冷汗蹭蹭的往額頭上冒出。

“皇上息怒,是臣無能,給皇室抹黑了。”武順連忙道。

“朕給你個機會!去豫州戰場,朕不要你上陣殺敵,隻要求你在前線做好監軍,不許前線將士,再退一步!”皇帝說道。

對戰東靖大軍,南端的將軍們,都快被嚇破膽子了,若是太子能上前線,必能振奮人心。

“皇上,大哥從小體弱多病,在京中身體都調養不好,這要是到了戰場上,還不得要了大哥的命。”

“我倒是覺得,不如讓太孫去,這小崽子,在京城就會花天酒地,現在正好,讓他去北疆,受受邊境之苦。”武英立馬說道。

武天策臉都黑了,他奶奶的,你們想讓老子去戰場就直說呀,一個個拐彎抹角的。

“不…這不行,這小子沒打過仗,更沒見過什麼大世麵,還是讓臣去吧!太孫紈絝慣了,臭名昭著,若是太孫去了,反而會帶來不好的影響,搞不好,前線士兵士氣大降…戰心全無呀!”太子連忙道。

比起自己的命,他更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