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站在茶樓門口,遠遠地看著唐姬在宮女的陪同下走遠隻能一絲苦笑,他前天才因為劉辯醉死穿越過來,問清楚漢靈帝和西園軍宦官首領蹇碩已死,宿主的舅舅大將軍何進正準備鏟除宦官,便曉得離董卓進京的日子不遠了。
原以為郭大師說的相聲隻是個樂子,沒想到活生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沒有變成快要死掉的和珅、潘金蓮,隻不過換了一個角色,附身了時日不多的漢少帝劉辯。
在劉辯的妻子唐姬陪同下,劉辯在偌大的皇宮裏逛了兩天,不斷地尋找出路,到現在依舊是一無所得;況且漢朝的皇宮裏實在沒有什麼樂子,隻有眼前的這條街還有點意思。
劉辯宿主的便宜老爹漢靈帝劉宏腦洞打開,在後宮的這個地方仿造了街市,茶館、酒肆、百貨鋪,格調都和電視劇上的差不多,據陪同的太監說,劉宏還讓宮女嬪妃商人和買東西的客人,甚至還有一個太監扮演耍猴的。
此刻雖然沒有了那種喧鬧,但是在劉辯眼裏,這依舊是最接地氣的地方,站在這裏,有一種自在,完全不像在宮殿裏那樣不適應;陪同的小太監給劉辯遞上一杯涼了一會的白開水。
倒不是皇宮裏窮得連茶葉都沒有,而是這時候的茶湯味道如同中藥,劉辯實在喝不進口;劉辯接過茶杯,差不多是一飲而盡,隨後把茶杯交給小太監,絲毫沒有顧忌周圍幾個人驚詫的目光。
劉辯曉得這些人是為自己的做派吃驚,原先的劉辯是個膽小謹慎的人,恐怕一舉一動都是小心翼翼,做不出這樣隨意的動作。可是現在劉辯哪在乎這些,這兩天一直考慮的就是如何活下去。
按照何進、張讓這兩頭貨的德性,不知道哪天就互相把對方殺死了,隻要董卓一進洛陽,自己立馬就會被軟禁,過不了幾天就一命嗚呼;劉辯想了想,還是去何太後那裏吧,張讓想要把何進騙進來,說什麼都要何太後下旨召見何進才行。
劉辯到達未央宮的時候,大殿裏全是人,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等十二個大太監整整齊齊地跪在遞上,自己的老媽何太後、外婆舞陽君、二舅何苗高高坐在上麵,隻有小姨何玉蓮垂手站在一旁,一臉的不知所措。
張讓正在哭訴何進的蠻不講理,哀求何太後出麵保自己,張讓磕頭道:“太厚,隻要大將軍能饒老奴一條命,老奴情願告老還鄉。”
張讓聲淚俱下,趙忠等人跟著哀嚎,大殿裏充滿了悲戚;劉辯不得不服,這些宦官還真的是好演員,如果不是曉得何進的下場,自己也會被這樣的場麵打動。果然,舞陽君對何太後說:“太後,張讓他們確實可憐,隻是兒大不由娘,大將軍現在的主意正的狠,也隻有你才能說上幾句。”
何苗也讚同說:“大家都是扶持皇帝的人,沒什麼深仇大恨,有些事當麵說開就是了;現在外麵的人都在說,大哥的做法有問題。”
何苗的這話有幾分道理,在和蹇碩、董太後的爭鬥中,張讓等人實際上是站在何太後這邊的,要不然何進也不會贏得那麼順利;但是議論何進做法不妥的,不見得就是說張讓這件事。
看何太後心動正要開口,劉辯搶先開口說:“媽,緩一緩。”
何太後一怔,劉辯的性格懦弱,從小到大都沒有什麼主意,張讓等人違背死鬼老公漢靈帝的意思,選擇支持劉辯,其實看重的也正是這一點。現在劉辯突然插話,何太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何進是不是跟劉辯說了什麼。
張讓也是這個想法,抬起頭目光凶狠地說:“皇上是不是也想老奴死?”
劉辯穿越前已經三十歲了,絕不是看上去這麼年少;劉辯笑笑說:“張老說笑了,我怎麼也不願意你們死,但是你真要走到那一步,殺了我大舅,那麼就是我們這個大殿裏所有人的死期,哪怕不是今天死,也活不過三個月。”
大殿裏的人,當然包括劉辯自己,張讓不禁有些猶豫,在他的印象中,劉辯似乎從來沒有自信,難道這個小皇帝原先的一切都是偽裝?畢嵐站了起來,恭謹地走到劉辯麵前行禮說:“還請皇上指點。”
畢嵐是這十二個太監中讀書最多的一個,僅次於已經死了的呂強,平日裏與劉辯相處得不錯;劉辯認出了眼前這個瘦長的太監,點頭問:“那些勤王的軍隊真的聽大將軍的嗎?大將軍死後,你們能守著皇宮到董卓趕來?董卓趕來,會攻入袁紹駐守的洛陽,並且真的會與你們合作?”
張讓等人頓時嚇得全身冒汗,他們之所以敢與何進決一雌雄,絕不是外人看到的走投無路,董卓就是一步暗棋,名義上支持何進,實際上與張讓等人也在聯係。
但是劉辯一係列的問題直接撕開了張讓等人不願意麵對的真相,董卓究竟能不能得手,最後會不會選擇自己這些人作為執政的同盟,其實根本就是沒影的事,雙方連一個白紙黑字的承諾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