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發生了很多大事。

這一年,安然22歲,建築學大四在讀。

這些大事對於足不出戶的安然來說好像隻存在新聞報道裏麵。能感受到的大概隻有寒假連暑假的超長假期、各種網課app、還有想見卻見不到的人。

好友見麵的聊天話題也不再是以前的吃喝玩樂,取而代之的是畢業、工作、考研這些沉重的話題。曾經隻知道逗鳥聽戲的閑散少年,終究是要背起人情世故與責任擔當,做一個世間微不足道的負重前行者。

安然就讀的大學就在本省的省會,回縣城的家隻要這裏兩個小時的車程。安然沒什麼遠大的誌向,不喜歡漂泊,不喜歡離家太遠,隻想在畢業後在省會找個穩定的工作,過“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平淡生活。

不得不說,長大後終於承認了自己就是個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這個事實。心中所求也不過是所愛之人都能平安喜樂。

下個月安然一家就要搬到市裏的新家了。

安然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這裏,一個北方城市的小鎮。快離開的時候才清晰地感受到對這裏的留戀與不舍。

她喜歡這裏,喜歡這裏的慢節奏,喜歡這裏的煙火氣。

媽媽不止一次催促安然早點收拾行李,安然看著這間再熟悉不過的臥室,想了想,除了一些衣物和生活用品,好像也沒什麼需要帶走的東西。現在的房子留給爺爺奶奶住,以後想回來還是可以隨時回來的。

可轉念一想,即使不帶走,整理整理也好。

安然承認,自己是個極其戀舊的人。

臥室的很多東西,都是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的舊物。說實話,這些東西放著也沒什麼用,就是舍不得丟棄,仿佛通過這些舊物就能留住以前的舊時光。

她在書櫃裏翻到了初中的密碼鎖日記本,密碼早已經忘記了。好在年深日久,密碼鎖幾近脫落,稍微用力一掰便開了。

她看著曾經寫下的那些少女的心事,那些沒說出口的秘密,輕輕地笑了。

就像稚嫩的文字被封鎖在日記本裏,曾經稚嫩的感情也被掩埋在了悠長的歲月裏。

她還翻到了以前的同學錄、畢業照。看著照片上不同年齡段的自己,陌生又熟悉。怎麼越長大,越不愛笑了呢。

好多同學畢業後就再也沒見過,大概以後也不會見了,原來畢業一別,可能真的成了永別。看著照片上這些麵孔,依舊能想起記憶裏和他們相關的情節。

普普通通、四四方方的教室,承載了教室裏每一個人的青春記憶,或熱烈,或含蓄,或甜美,或酸澀,味道因人而異,共同點是它們都真實而純粹。

餐廳的一聲響動將安然從回憶拉回現實。

原來是橘子把杯子推倒了。

忘了介紹,橘子是安然養的一隻大橘貓,寒假時候朋友送的,如今剛滿一歲。天天在家裏上躥下跳,引起了不少公憤。好在長得可愛,每次都能萌混過關。

接著聽到了媽媽訓斥橘子的聲音,大概這就是人間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