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奴隸營中黑黢黢望不到盡頭,幾束微光從高牆上的小窗投射下來,依稀可見一些手臂粗的鐵欄杆圍成的籠子。
靠近營門的光亮處,擺了一張油膩的木桌,兩個司守正吃飯,一個叫丁仲,另一個剛來沒多久,叫成三兒。
成三兒用袖子抹了一遍桌子,把飯菜擺開,臨吃飯前又忍不住瞅了眼西南頭的鐵籠子。
“那個大個子還在啊,這批貨就剩他一個,看樣子咱這回得砸手裏。”
丁仲搓著牙花子,鼻子裏哼了口怪氣:“這還用懷疑?鐵定虧,我早就跟掌櫃的說了,這種大個子放咱們這兒賣不掉,當初就不該從野狼穀拉上來,看體格,還以為是個上等貨,誰知道逮著人就咬,真跟頭狼似的,哪個達官顯貴敢牽回去養?指著他看家護院?別把主家咬死都是萬幸。”
“誰說不是呢,連采石場的監領都訓不了,這種退回來的二手貨,再賣一次就是折價也沒人敢收,掌櫃的說了,讓咱們下午把他拉到城西頭處理掉。”
“行了,趕緊吃飯,早點拉過去處決”。
丁仲接過成三兒遞來的筷子,又壓低聲音說道:“醉香樓來幾個新姑娘,早點收工也去湊湊熱鬧”
“醉香樓!老大,還是你記性好,這醉香樓我還沒去過呢,今兒個就跟著你去見見世麵,嘿嘿嘿…”
“對了,這大塊頭不會說話,身上可都是硬虎虎的腱子肉,你讓夥計搞把新刀,別卷了刃浪費咱時間。”
“知道知道,那,還用給他食兒不?”
丁仲看了眼木桶裏血淋淋的牛棒骨,此時正值八月,天氣熱得暈人,蒼蠅圍著木桶嗡嗡亂飛。
“把那桶給他提過去,就當最後一頓,你小心著點,別臨了還被咬了。”
“知道知道。”
成三兒拎著一大桶牛棒骨往黑暗裏走,營裏的奴隸賣得差不多了,留下的多是空籠,甬道兩側的火把也就偷懶沒點。
他在最角落的鐵籠前停下,這隻籠子比其他的更大。
籠子裏,一個高大的黑影罩在牆上,小窗透下的陽光下,黑影手上和腳上的鐐銬閃著金屬的光芒,看不清麵容,整張臉埋在頭發裏,蓬亂的黑發之間露出畸形的右耳,右耳兩側各缺了一塊,耳形發尖,左耳卻形狀正常。
成三兒用骨頭敲打著鐵欄杆,是做喂食的訊號,敲擊兩下後,將牛棒骨一個接一個的扔進去。
黑影正對著成三兒蹲坐在牆邊,體格比普通成年男性更高大,喉嚨裏咕嚕咕嚕響,成三兒聽得渾身起雞皮疙瘩,手上動作加快,匆匆把骨頭扔完,最後一個砸著欄杆沒扔進去,他也顧不得許多,趕忙快步跑了。
正好,門口慌慌張張進來個人,沒等氣喘勻,對著丁仲和成三兒直喊。
“看…貨的!有人看貨!”
桌子被他一撞,丁仲碗裏的酒濺濕了領口,沒好氣的說:“看貨就看貨,你跑這麼急幹嘛?老虎擱後頭攆哪?”
“是…是…不是,看貨的是!將府的人!”
“將府!那等什麼,還不快去伺候著!”三人拔腿就往外跑。
在咎原國有一個傳說,咎原人的祖先遊牧為生,擅養烈犬,而烈犬會為主人吃掉災禍,是吉祥之物,養狗的習俗就此流傳下來。
普通老百姓依舊養狗,而世家大族則豢養一種“犬卒”,等孩子們長到十歲,便會在奴隸營中精心挑選一個奴隸,將其訓成誓死效忠主人的“犬卒”,伴其長大,守護孩子的一生…
平寧吃力的跟在眾人身後,娘親說出門要穿這種長及腳踝的裙子,又讓她時時記著,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切忌在外人麵前鬧了笑話。
她向來聽話,謹記娘親的教誨,一步也不敢踏錯,隻是這種姿態走路實在太慢,回過頭自己已經被遠遠落在了最後。
侍從們都忙著伺候二夫人家那對雙生子,娘親是年初改嫁進的晏家,她這個別人嘴裏的“拖油瓶”並不受待見。
晏將軍妻妾成群,幾乎沒幾個月就要納一位妾室,平寧來將府不到一年,就又多了五位夫人。
盛夏正午,她在太陽底下與裙子作鬥爭,小手緊緊攥著,手心出了不少汗。
剛穿過一道石門,抬頭就不見了大部隊。
額前的碎發汗涔涔的耷拉著,小臉紅撲撲的,烈日之下,望著空曠的地麵,四周一個人也沒有,她知道自己迷路了。
“今天是要去挑小狗的。”
平寧是這麼以為的,她不是咎原人,也不懂犬卒的習俗,單純的認為犬卒和將府裏那些夫人們養的小狗沒什麼兩樣。
眼前是與城牆一般高的石頭房子,開了一個不大的門,雖是大白天,裏頭卻黑得什麼也看不見。
“太黑了,我貿然進去找人問路,不要打擾了主人家才好,先敲門得了許可再進。”
小姑娘畢竟還隻是個不到十歲的小娃娃,平寧看了看門板上的饕餮鋪首,又比了比自己的個子,踮著腳抬起胳膊去夠鋪首下的門環,身子顫顫悠悠,小臉揪成一團,任是怎麼努力都抓不到。
小姑娘見叩門無望,隻好捏緊小拳頭,咚咚咚敲了三下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