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後的路濕濘濘的,混著泥土的芳香,倒是別有一番風味雨後路上坑坑窪窪有大片的積水,淹沒著杏花樹因雨水而打落的杏花,隱隱約約透著春的味道
杏花村名字的由來源於村口的一顆杏花樹,看著樹大根深的模樣估摸著也有上百年的曆史了,仍枝葉繁茂欣欣向榮。用村裏老人的話說杏花村是個好地方。
穿著一身幹淨褪色棉布襖子的張玉花嗅了嗅鼻子聞到一陣香味,分泌出了唾液咽了咽口水後,將一盆已經的洗的越發白的衣服交給一旁半大俊俏的小姑娘“英子,把衣服晾好去灶台看你阿姐弄啥的,怪香的,我去看你阿爹起來沒”
張玉花把裝著衣服的盆交給了小女兒謝秀英,就轉身向東邊的小屋裏。
“他爹,醒沒”村裏的嗓門都大,喊一聲在門外都能聽見,何況還在屋裏的謝東強。謝東強是個讀過書的,雖然最後沒讀出個什麼來,但好歹童生是考過的,就是可惜了最後沒考上個秀才改換門楣。
前些日子,隔壁村辦喜事,村裏大多數人都不識字,這布找到了謝東強。謝東強是個了讀過書的,雖然沒考中秀才,但平常讀書寫字可是一分也沒有拉下,所以被請去隔壁村幫忙記賬。
冬日剛過在這初春夜還是很冷的,辦喜事熱鬧謝東強晚上又喝了些酒,迷迷糊糊的在回來路上掉坑裏,幸好有人路過發現了,喊人送了回來,不然這命就不知道保不保的住了。雖然人回來,但腰骨傷了要在家養著。春種時節,事最多,一下沒了壯勞力,可苦著一家裏的女人了。
“醒著了”聽著聲人也還行,不像其他病人病怏怏的,中氣倒是十足。
“這些天真是苦著你了”說著身體便張玉花被扶了起來。謝東強心裏也自責,作為家裏唯一的男人,沒支撐起這個家,反倒被照顧著。現在隻希望自己能盡快好起來。
“不苦,家裏是有阿媛幫著,地裏的活阿媛和英子也大了倒是能幫些忙,你好好養著,別想太多了你就好好養著,估計再來的十來天就該好的差不多了。”張玉花心裏歎了一口氣,想起當時自個男人被抬回來時的樣子,現在心裏還會揪著。說了沒幾句話房屋門那響了。
“爹,娘”一道清脆婉約的女聲傳來,張玉花便知道是大女兒謝秀媛,家裏都叫她阿媛,將謝東強被褥理好,便讓進來了。
“爹,娘,這是女兒早上做的餅,趁熱吃”兩人望向抬著小餐桌走過來的女兒,穿著粗布衣也難掩飾清麗脫俗的容貌,可惜了這般容貌生在自家了,便是現在看著自家女兒長大的也會偶爾感歎一下。自家姑娘的品性放到富戶人家也不差的。
“嗯,真香,阿媛做的餅真香”謝東強咬了一口,又鹹又香又脆,連著吃了幾口,接著喝口米糊糊才說到“阿媛從小就會吃,這手藝比你阿娘強多了”。看著女兒笑嗬嗬的。
“爹,喜歡就好,那爹你慢吃,我和阿娘也回灶台吃去”阿媛輕聲緩緩說來,阿娘早起可是一口都沒墊著,估計早餓了。
“去吧”謝東強攆攆手讓她們快吃去,阿媛便攙著娘,出去了。
“阿娘,您一會多吃些,看著最近都瘦了,我今個做的醬香餅又香又脆,保管您吃了還想吃”阿媛臉上笑著,看著自己的母親,知道最近一段時間娘心裏不舒服人也憔悴了些,四周鄰居嘴碎,讓人聽著難受,便想說些好聽的哄著娘開心。
灶台裏暖和,阿媛和張玉花一進來就聽見英子叫喚“姐,你這怎麼做的,好好吃”英子邊吃著邊說著,塞的圓鼓鼓的嘴巴,可愛極了。稚嫩的臉蛋上有著一雙烏溜溜的眼珠子就像兩顆水晶葡萄,嘴角笑起來就像陽光一樣燦爛。
“小心嗆著,嚼完了再說話”張玉花說完也好奇的看向大女兒。平常她做的的就糊點麵上鍋炕就完了,哪知道餅有那麼多做法。
看著充滿好奇的娘和妹妹,心裏暖極了,自己做的能得到家人喜歡很開心“麵裏加裏些許糖、五香料粉和鹽,揉成團擀成薄餅後刷層油撒了些蔥花,下油鍋炕熟,在刷層上次和小妹搗鼓出來的豆醬,這樣吃起來香中有香,甜中帶綿,辣而不辛,外脆裏軟”
“娘,你一會你去地裏幹活帶著些,順便給娟嬸帶著”娟嬸是十幾年前被賣到他們杏花村的,人熱情能幹,就是與大柱叔這麼些年一個孩子也沒有,最近自個家的地還好時不時有大柱叔和娟嬸幫忙。
張玉花頷首“應該的,你娟嬸也不容易啊”這些年一個孩子也沒有,村裏的嘲諷,傳言一直都沒有停下來過。還好那大柱是個老實的沒有因為娟子生不出孩子而苛待她,夫妻兩人相互扶持著日子倒也不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