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琳娜到的時候葉濤正在台上講解各種藥材的作用。“自然風幹的沼蛤貝去寒涼補陽氣的功效十分明顯。但是大家熟知的很多藥材效果都比沼蛤貝要好。我選擇沼蛤貝是因為沼蛤貝有一個非常非常奇特的特性。它在去寒涼的同時對病人幾乎沒有任何負麵……”
葉濤侃侃而談。工作組大多數人都麵麵相覷。以前打醬油這種事情是中醫專家們十分擅長的。很多討論的時候中醫都插不上話。但在場的西醫發現這次情況調轉過來。現在他們才是打醬油的!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麵全是因為台上那個年輕人。
葉濤還惦記著一會兒回房間修煉真氣。他瞄了眼掛鍾做了最終的陳述:“新型傳染性肺炎前麵的‘新’是對他們西醫而言的。對咱們中醫而言沒有什麼新舊之分。隻要細致診斷、辨證論治、大膽施藥,沒有中醫治不好的病。今天就這樣吧。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嗎?”
台下的中醫專家們求知若渴。“葉大夫你要不忙的話就再說說吧。隨便聊聊都行。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魏萍也禁不住感慨。她經常跟葉濤接觸對中醫的理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用葉濤原話說她正從一個合格的中醫向一個精湛的中醫發展。
麵對這群熱情的老人家葉濤略帶歉意道:“不好意思,我一會兒真有事。你們有問題的話就現在提出來。我再回答幾個問題就得走了。”
“你剛剛講到沼蛤貝藥性的時候用了‘奇特’一詞。換句話說你自己也不知道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特性?”葉濤朝台下瞄了眼發現坐在角落的卡特琳娜。
何止葉濤不了解。世世代代的中醫也沒有誰想過中藥為什麼會有各自獨有的特性。幾名中醫專家都了解葉濤跟卡特琳娜的矛盾。立刻有人站出來打抱不平。“你懂什麼?中醫關注的是藥性、藥效。葉大夫既了解藥性又清楚藥效還能辨證施藥說明他對這味藥認識已經非常深刻了。”
卡特琳娜可不是葉濤。她沒有那麼厚的臉皮。麵對這樣一個白須飄飄的中醫專家指責她不敢直接反駁。她沒想到葉濤竟然笑了笑主動承認。“你說的沒錯。我確實不了解沼蛤貝為什麼會表現出這樣的藥性。所以呢?”
葉濤隻當卡特琳娜是在找茬。但他顯然誤會了。卡特琳娜回道:“你難道就不想知道嗎?”
卡特琳娜一句話引發了葉濤童年時的回憶。葉老頭教他認藥的時候葉濤起初每次都會問,為什麼這個藥有這樣的用途,為什麼那個藥有那樣的藥性。可隨著年紀漸長他慢慢將關注的重點放到別的方麵而將這類問題歸納為小孩子好奇心太重。
可卡特琳娜的質疑讓童年所有的疑惑與不解都重新回到葉濤的腦海。他下意識問道:“你難道有辦法?”卡特琳娜麵帶微笑站起身。“重新介紹一下,卡特琳娜,分子生物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