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一百三十章持杯勸花說榮枯 對酒不飲待何…(2 / 2)

若說似瑾嬪這樣開導,珍嬪能夠謹言慎行,倒會讓那災禍少一些,晚一些,然而這個與眾不同的姑娘,是決計做不到的!

按宮中規矩,妃嬪不能乘八人轎,隻能坐四人轎。

據清宮劉姓宮女講,光緒帝特意賞給珍嬪一乘八人轎。

一次珍嬪乘坐時,被皇後慈禧知道打了小報告了,勃然大怒,命人將轎摔毀。

珍嬪還很大方,對宮中太監時有賞賜,太監們得些小恩小惠,也都竭力奉承這位小主兒。

時間一長,這位小主兒也被捧得有點不知所以,漸漸失去自我節製。

有一次,光緒從庫房取了一千顆珍珠,珍嬪將它們做成了一件珍珠披肩。

此事又被皇後得知,上報給了慈禧,不過,這次慈禧好像沒有多大的反應,這件事以珍嬪把披肩拆了,將珍珠原數奉還而告終。

在中國五千年的漫長曆史中,珍嬪是唯一一個接受西方思想,敢於和宮廷封建禮教相抗衡,擁有過人的膽識和意誌的嬪妃。

她生性耿直,不會討好權貴,不喜歡宮廷中的種種規矩。

珍嬪喜歡西方的照相術已讓慈禧有所不滿,又無視宮中禮儀,有時與慈禧太後的意見產生分歧,竟敢當麵頂撞。

珍嬪的得寵導致了慈禧太後侄女隆裕皇後的失寵,這使慈禧和珍嬪間的隔閡越來越深。

於是她是漸漸成為慈禧的眼中釘,肉中刺,於是"妃漸失慈禧歡,但尚未有若何變"的一幕上演了。這也為她悲慘的未來埋下了伏筆。

隆裕皇後想要一次性解決了珍嬪,這次就來了個狠招!

她為了報複,就買通了李蓮英及珍嬪宮內的太監,幾人勾結起來,把一隻男人靴子放在珍嬪的宮裏,妄圖汙蔑她有奸情。

後來又因珍嬪有一件衣服的料子和經常進宮演戲的一個戲子的衣料一樣,而那戲子的衣料本是光緒皇帝賞賜的,隆裕抓著這件事又大作文章,汙蔑她與戲子有奸情。

這兩次告密事件終於得逞,慈禧大怒,命太監廷杖二十!

廷杖就是扒開衣服,露出白屁股,用塗有黃油漆的竹竿打。

且不說這傷有多麼嚴重,光是這羞辱,就夠珍嬪好一陣子不出宮門了。

照理說有姐姐的勸導和維護,慈禧太後的杖責,珍嬪也該收斂些,懂事些,自己也愛惜一下自己這條小命!

然而這位勇敢的姑娘,卻像一個鬥士一般挑戰著宮廷的規矩,挑戰著慈禧的權威,她用自己的行動表明,哪怕是一個皇妃,她也希望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希望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決不妥協!

慈禧太後之所以會挑選隆裕為光緒帝之皇後,是希望由自己的親侄女來監視光緒帝的一舉一動,因此光緒帝對她多有所防備。

可是隆裕姿色並不出眾,且性格柔懦,身為皇後根本不得寵,她無法見到光緒,更談不上監視他的一舉一動,利用自己的魅力來控製他,進而達到慈禧控製光緒和朝廷的目的。

於是她漸漸也失去了慈禧太後的歡心,平日與諸命婦王妃見麵時也不太有威信。

這使得她的性情越來越毒辣,越來越變態,她一心隻想置珍嬪於死地,即便是得不到光緒的心,她也不讓這個情敵好過!

一次,她已經有兩個月見不到皇帝了,實在忍不住了,就跑到皇帝正在處理公事的上書房中,以送銀耳湯為名要求見皇帝。

光緒實在厭煩她,就讓她在門外等候了許久。

後來想想害怕慈禧太後訓斥,隻好讓她進來。

隆裕不止是長得醜,性格還十分暴燥,她怒氣衝衝地進來,將銀耳湯往桌子上用力一頓,就扭著身子生氣。

光緒一看,湯灑在了奏折上,頓時大為光火:“你幹什麼啊?好端端地進來發什麼脾氣啊!”

隆裕扭頭一看湯灑上了奏折,便抽出手帕去擦,這一擦不當緊,整個奏折上的字都擦得黑黢黢的,什麼也看不清了。

光緒更惱了,一把把奏折扔在了地上:“擦什麼啊擦!你看看都弄成什麼樣啦?你一大早是跑過來折騰什麼啊?呆在你宮裏得了,以後少來我這!”

隆裕也火了:“好心好意給你送湯,沒承想挨頓訓斥!好心當成驢肝肺!”

光緒聽她口出無狀,更加鄙視:“你聽聽你滿口裏胡唚的是什麼?你像個皇後的樣子嗎你?你這樣還母儀天下呢?你趕緊躲進你宮裏去不要出來丟人了吧!”

隆裕聽見這話眼淚都下來了:“我丟什麼人了我?我是葉赫那拉家的人,我是愛新覺羅家的人,我丟的是誰的人?憑什麼我就隻能躲在宮裏不出來,珍嬪那個浪蹄子怎麼見天在外麵瘋?皇上隻會罵我怎麼不說她呢?”

光緒聽見她抬出娘家姓氏,底下就不敢多說話了,隻好自己撿起奏折,收好放起,端起銀耳湯一飲而盡:“行了,我都喝了,你趕緊回去吧,我公事還沒處理完,有空再去看你。”

隆裕抽抽答答地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