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一百零一章 承皇命水師初建成 修炮台海…(2 / 3)

丁汝昌罷職歸田,悶悶不樂,妻子魏氏見此情景,不由得為他擔憂,安慰丁汝昌:"老爺莫要鬱悶,我們家有數畝薄田,足夠吃飽肚子,大丈夫建功立業,自然會有機會是,暫且等待。“

魏氏本是湖北鍾祥人,出身書香門第,是一位有見識的女子。

丁汝昌忽然想起當年隨程學啟在淮軍中曾獲李鴻章常識,且李鴻章如今身居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姑且前往天津投靠。

李鴻章素知丁汝昌才略武勇,非常願意重用他,就對他說:"那劉銘傳與你有過節,如果我用你,就會與劉銘傳發生不愉快。

如此一來,你就不合適繼續呆在淮軍中了。

不如這樣,如今我打算創建海軍,缺乏人才統率,你如果能赴英國學習海軍,畢業歸來,將把此任交付給你。"

當時,陝甘總督左宗棠正在指揮清軍收複新疆之戰,因素知丁汝昌作戰英勇,奏請發往甘肅差遣。

李鴻章不願丁汝昌西行,便以丁汝昌傷病複發為由,把他留在天津。

光緒五年(1879年),清政府從英國訂購的"鎮東"、"鎮西"、"鎮南"、"鎮北"四艘軍艦來華,北洋軍艦日漸增多,李鴻章奏準將丁汝昌留北洋海防差遣,派充炮船督操。

然而李鴻章想讓丁汝昌到英國學習海軍的事情卻一直未能成行。

如此,我們根據丁汝昌的生平事跡可以知道,其實他並不懂海務,不懂船務,也不懂如何帶領海軍。

他應該是一名陸戰將軍,如果在陸地上戰爭,他無疑是一名勇將,但是到了海裏,他是茫然無知的。

這樣的一個統帥,勢必會為將來的決策付出巨大的代價和犧牲,雖然這並非他的原意。

李鴻章在任直隸總督期間任命的另一員陸師大將為葉誌超。

那麼葉誌超是何人?能力才幹人品如何呢?

葉誌超原是淮軍張樹聲帳下,在淮軍收複常州、太倉及援浙諸戰鬥中,葉誌超參加了所有戰役,戰功卓著。

他經常在戰鬥中肉搏近戰指揮軍隊狂殺,身受矛傷的時候,就把傷口用撕掉的衣衫破布裹上,繼續力戰。

於是清廷賞賜額渾巴圖魯名號,如遇有官缺可以先緊著他。

此時李鴻章遂將其留北洋使用,派為馬隊統領,駐紮在保定。

當時由於大旱,京畿之地多有饑民起義,李鴻章都是命令葉誌超前往剿辦,沒有平息不了的事情。

他是擒不到首領,不解散起義的軍隊,決不罷兵。

光緒元年也就是1875年,葉誌超署理直隸正定鎮總兵,率新式練軍守天津新城,為大沽口後路,拱衛海防。

照理說葉誌超應該也是一位英勇善戰的勇士,派他來修建大沽炮台,鎮守直隸,也是很有道理的深思熟慮的結果。

這兩位便是李鴻章在直隸陸軍和水師的重要將帥,從藉貫上看,都是李鴻章的安徽老鄉,雖然有重用鄉黨的嫌疑,而且丁汝昌目前對海軍防務不甚了然,但是目前這兩位都是驍勇善戰的著名將領,而且丁汝昌隨著北洋水師的後繼壯大和發展,他也逐漸成為一名成熟穩重的大帥了,不能不說還是有足夠的能力承擔這兩個重要職務的。

下麵我們再說一下李鴻章在他的洋務運動和外交生涯中重用的兩個人。

一個是李鴻章的幹兒子盛宣懷,一個便是他的過繼兒子李經方。

盛宣懷乃是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人,其父盛康任湖北鹽法道,與當時先後擔任湖北巡撫的胡林翼、湖北布政使嚴樹森曾經有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