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五十五章 訴家史細妹痛悼兄 入書院少誠…(2 / 3)

石秀姑帶著定忠每日練功前必要在野外大聲呼喊當年太平軍的口號,每日都麵向西南大渡河方向叩首盟誓: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定忠心懷複仇大願,滿腔怒火化為力量,一邊練功,一邊大聲呼喊,石秀姑從嚴教子,稍有懈怠,便以樹枝抽之,決不心軟饒恕。

倒是胡母見秀姑如此嚴厲對待小孫子,心疼不已,每天練功回來都要把孫子上上下下仔仔細細地摸一遍,凡是有傷的,立刻給抹了藥,一邊給孫子按摩揉腿,一邊嘟囔:

“唉呀,當年世衡他爹教世衡功夫的時候,也是這樣成天挨打,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我好不心疼!如今做娘的教孩子武藝,也是這般狠心,你豈不心疼?”

秀姑笑道:“娘,這都是皮外傷,不妨事。”

“皮外傷也得受疼啊!”

“娘,練武就得先學挨打,要是禁不住打,那一出手就讓人給打趴下了,是不中用的。”

“你說的固然是這麼個理,可是眼見孩子這般嘶哈地疼,你也不來安慰安慰。”

“娘,這不有您呢嘛!這皮外的傷,時間久了,慢慢皮就硬實了,就跟長了一層繭子似的,不怕打了。我和世衡都是這麼過來的,我們的孩子也不能柔弱得像個姑娘似的。”

胡母見說不過秀姑,也不再吱聲,隻每天尋摸著給孫子整點骨頭肉啥的吃了好補補筋骨。

且說少誠在學堂裏與馬段王三室友結交成莫逆之交後,四人同吃同住,無論幹啥都在一處,若是銀錢不夠用了,就把手頭的錢拿出來均分了大家一起用。若是都不夠用了,或是哪天想要開個葷腥,就一齊跑到縣城馬永昌的姐姐家去大吃一頓。

那馬家原來是做生意的,永昌的姐姐更是嫁與一個富家公子,一向豪爽不羈,好俠仗義的一個人。與小舅子感情也頗好,一見到他四人一同前來就很開心,添酒加菜地,幾個人就胡吃海塞起來。

中學三年已滿,學堂進行了結業考試,整個書院共近三百名學生,畢業生約有近一百名,李少誠勇奪第一。那段驍考了十八名,王海軍三十五名,馬永昌最差考了四十七名。前三十名頒發優秀畢業生證,前六十名頒發畢業證書。第一名頒發學元證書。

書院舉行了畢業典禮,在儀式上學堂的校長親自為李少誠頒發證書和獎狀,少捷坤娘,甚至戰豪誌航都參加了畢業儀式,都自豪得很。

大家一齊約了馬段王三兄弟到縣城找了一家大酒館,好生慶祝了一番。

這一年,真是不尋常的一年,初夏時分,少誠畢業了。

剛剛到中秋時分,何戰豪的獨生女兒何慧茹出嫁了。

男方原是芝田鄉一個生意人家史沛遠的長子,名叫史秉光。這史沛遠早年是做糧油生意的,隻因何家原來祖上是開粉坊的,兩家無論是生意來往還是家眷來往都頗多,兩家孩子也是自小相識的,早在慧茹十五歲那年,史沛遠就上門來提親,隻因當時事多繁忙,且雲錚恰於那年去世,訂親儀式就非常簡單,隻有兩家交換了訂親禮物和庚帖,就在史家擺了幾桌酒席,雙方慶祝了一下。

如今慧茹已年滿十八歲了,史家求娶,目前日子都過得去了,嫁妝也早已備齊,故此婚禮辦起來亦不費事。

那史家的生意雖是不大,但是並未受年景的影響,反而由於前年大災,生意更紅火了,如今家境殷實,戰豪也很放心女兒的婚姻。

就隻是玉錦,忽然將女兒嫁出,心中甚是牽掛和思念,時常派誌航去接回家來團聚,有時一留就是個把月,好在史家與何家本就是通家交好,並不在意。

且說少誠畢業以後,暫時無事可做,就在家溫書,預備來年參加春闈考試。

坤娘除了地裏的農活之外,心裏又有了一個新的盤算的計劃。

上次的大饑荒使她害怕,這樣的天災還不知會不會再一次到來,她的計劃就是如何在家中安置一個糧倉,年景好的時候,儲存糧食,再於地下挖幾個深深的紅薯窖,以便儲存紅薯,大白菜蘿卜之類不易存放的食物。再有災害發生,不至於無糧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