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三十六章 送別路石敢當被俘 背信義太平…(2 / 2)

翌日,老獵人回村找了個相熟的船把式,把胡世衡送到了對岸。

其實,光是看胡世衡的發型,老人早就知道了他是太平軍,然而老人並未說破。把他送上船,老人歎口氣自言自語道:“唉!太平軍這一次可是遭遇大難了啊!”

世衡來到對岸,四處查看當初離開的紮營的痕跡,確認無誤後,循著痕跡來到了大樹堡,在小茶館裏聽說了一切。

他悲憤難抑,苦悶非常!此刻翼王被擒,他該怎麼辦?

打聽得石達開等人已經被押送進成都,毫無疑問,必須去解救翼王才是。隻是獨自一人,如何能夠救得?當務之急是尋找失聯的弟兄們,看看是否還能找到幫手。

聽說有三千人已經被收編,自是在軍營,無法聯係了,沒有被殺的弟兄們也藏匿起來或是回了家,就算暫時回不了家的,也是老弱沒用的,想要找個幫手是何其難啊!

別的不說,還是先上成都,找到大獄再作打算吧!

不提世衡喬裝趕往成都的事情,且說石達開第三次被提審的時候,主審官換成了四川按察使楊重雅和布政使劉蓉。原來那駱秉章兩次提審石達開,被他質問得心中十分鬱悶,裝病不肯再審。

楊重雅不知進退,便叫人押了石達開上來。

石達開此次見官與前兩次不同,他已得知將士及家眷被害一事,惱怒非常。上得堂來便開始大罵楊重雅:“你們這些背信棄義豬狗不如的畜牲!駱秉章親口答應過放了我兩千弟兄及家眷,如今說話不算話,當放屁啊!不是說從不殺降的嗎?!人若無信與畜牲何異?!你們還有什麼臉坐在堂前?當什麼官做什麼人?要不要臉?!”

楊重雅還沒發問就被罵得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你們以為殺了我石達開就沒人反清了嗎?天下想要推翻清廷的人多的是!能夠推翻清廷的人也多的是!殺了我一個,能殺盡天下人嗎?!”

楊重雅好容易想起詞想要答話辯解,誰料石達開罵完竟不理他,嘩啦啦帶著鐵鏈子拂袖而去,直接回了牢房!

把個楊重雅氣了個倒仰,完全拿他沒辦法,隻好眼睜睜看他去了。

劉蓉見如此情形,也被石達開的氣勢鎮住了,隻好命獄差將石達開送回牢房。

石達開去後,二人便前往總督駱秉章府上覆命。

駱秉章一見到二人灰頭土臉的敗相,就猜到了幾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二人苦著臉問道:“督帥何故發笑?”

駱秉章繼續指著他倆笑道:“你們必是被那石達開罵得不輕吧?”

楊重雅苦笑著說:“督帥英明!那石達開伶牙俐齒,十分能言善辯,且昂頭挺胸,氣焰囂張,下官竟鎮不住他。”

駱秉章收起笑容道:“原是我們失信在先,也難怪他生氣罵人。那石達開也是一代豪傑,想當年曾閣老數次敗於他手中,幾番要去尋死,若不是在家靜修幾年,悟出節製石達開的計謀,隻怕如今也難有人與他抗衡。”

他緩緩站起身來,示意跪在地上的二人起身,又道:“他雖是反賊,然其軍事才能,治國才能非常人可比,若不是敵對陣營,本總督對他,倒有幾分欽佩啊!”

楊重雅點頭說道:“他身在牢獄,數次受刑,卻從無懼怕之色,慷慨陳詞,令人震驚。雖是反賊,罪難饒恕,但是其人品實在叫人佩服,可惜這麼好的一個人才,不能為我大清所用啊!”

駱秉章叫二人附耳過來:“我有一言,請二位斟酌。石達開罪當淩遲,這是毫無疑問的。隻是這麼一個英雄,我實難忍心。你二人若為監斬官,則寬容一二,淩遲之時,可於胸口先刺一刀,免他受苦,你我也少些罪孽。”

楊重雅與劉蓉立刻答道:“謹遵總督諭令!”

駱秉章擺手道:“不可不可!此事不可與人知曉,隻暗地裏知會刀斧手便了!”

楊重雅點頭告辭退出。

駱秉章又喚住說:“他還有個五歲的兒子,照理說十一歲以下的孩子依律可以入獄,待其長到十一歲時閹割後賜於披甲人為奴,就依律不必殺了吧。”

楊重雅再次點頭,告辭離開總督府。

六月二十三日當晚,張七送來晚飯。

與往日不同的是,晚飯幹幹淨淨,四碗米飯,一碟青菜,一碟花生米,一碟醃魚,一碟炒雞蛋,還有一整隻燒雞,另加一壺酒。

張七的表情十分悲傷,眼見得這是送行飯了。

石達開見狀,心情反而淡然了,再也無須與這些貪官汙吏,清廷走狗磨牙了,終於可以與兄弟們,妻子兒女們團聚了!

大家反而歡喜起來,都坐好,端起杯子,吃酒吃肉,十分開心。

張七看著這情形,心中十分感慨無奈。所有酒肉都吃喝完畢,收拾了家夥,張七給各位磕了一個送別頭,哭著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