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降生
玄幽之境,北方神州沃土,烏雲密布,雷聲隆隆,蒼穹陡然裂開一個巨大窟窿,一團驕陽般的刺目光球從窟窿中飛出,重重落在一片人跡罕至鳥畜不入的深山惡林之中,驚起震天巨響,一日後,塵土散盡,地麵上卻多出一座三百丈高的漆黑巨山,形如盤龍。
傾盆暴雨隨後整整下了二個月之久,暴雨方歇,山峰中開始飛出一縷縷漆黑的光絲,光絲在空中緩緩凝聚成一個拳頭大的烏亮光球,忽忽悠悠向西飛去。
一年三個月後,一間不起眼的草屋中,響起嘹亮的嬰兒啼哭聲。
正文:
龍陽城南八百裏,坐落著雄闊的太嶽山脈。
東西朝向的連綿群山,逶迤數千裏,高峰林立,怪石叢生,深溝密林、斷澗殘崖中多有狼蟲虎豹,傳說中亦有山精樹怪神仙狐妖之流出沒。
太嶽山脈深處,有一座高約千丈的山峰,山勢陡峭,主峰狀如一名懷抱嬰孩的婦人,當地人形象地稱其為“子母山”,為祈求好運,善男信女在峰頂處修建了“娘娘廟”,時常有不能生育的夫婦或患病的村民到廟中求取福緣,香火頗盛。
以子母峰為中心,方圓二百裏內,大大小小高矮不等的山峰還有十數座,高的有五六百丈,矮的也有一百多丈。數十道深澗密林圍繞群山。
山澗中流泉飛瀑,上百年樹齡的蒼鬆翠柏隨處可見,榆、桐、桑、槐等等雜樹,長得鬱鬱蔥蔥。野兔山雞在密林中奔突跳躍,毒蟲猛獸偶爾出沒。當然,山陰處,也生有不少草藥,其中不乏茯苓、人參、血靈芝等名貴藥草。
離子母峰三十餘裏,有一處數千人口的小鎮,鎮名萬安。
丙辰年三月初三午時,鎮東頭,一間不起眼的小草屋中,傳來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聲,伴隨著嬰兒啼哭,原本睛朗的天空瞬間生出許多烏雲,一團團濃黑的烏雲在微風吹動下,幻化成各種形態,有猛獅,有巨虎,有犲狼,甚至還有蛟龍,在少許白雲的襯托下,惟妙惟肖,變幻莫測。緊跟著,響起滾滾雷聲。
一團團烏雲開始在電閃雷鳴中相互融合、分離,猶如萬千猛獸在空中捉對廝殺一般,天空漸漸暗了下來,烏雲中隱隱傳來萬獸嘶吼、金鐵交鳴之聲。
正值當午,全鎮人都被天空中的異象所驚,放下手中飯碗,齊湧至街頭,指指點點,觀望議論。新奇之餘,嘖嘖讚歎。尤其是稚兒小童,一個個看得興趣盎然,指著天空形態各異的烏雲,跳腳叫好。老成持重之士則暗自擔心,時令剛剛進入三月,怎會響起如同盛夏一般的震天雷聲,暗自猜測天兆何意。
半個時辰後,暴雨傾盆而下。
離小草屋不遠的一間長棚中,男女老幼聚著十數人,一名三十五六歲的灰衣男子正在滿麵帶笑地給眾人添著茶水點心。外麵的傾盆大雨絲毫影響不了男子的心情。
“二哥啊,你還真是好運,沒想到二嫂頭一胎就給你添了個大胖小子,這下你該滿意了吧?再也不用催著二嫂往娘娘廟跑了。”一名胖胖的婦人邊吃點心,邊衝男子說道。
男子正在為一名須發皆白的老者恭敬地添上香茶,聽聞此言,轉過身來,對肥胖婦人說道:“還要多謝弟妹經常陪你二嫂一起爬山受罪,等這小子長大後,二哥我一定要他在你麵前盡一份孝心。”
仿佛在回應男子的話語一般,屋中的嬰兒發出一聲清亮的啼哭,哭聲在暴雨聲中仍能傳出好遠。
老者側對麵,一名年輕的少婦笑道:“二哥,就憑這哭聲,孩子長大後絕對與眾不同,你和二嫂就等著享福吧!”男子憨厚地咧嘴一笑,卻沒開口。
老者身畔站著一名六七歲大的女童,嘴裏嚼著點心,含糊不清地說道:“我就不喜歡他哭,吵死人了!”
老者瞪了女童一眼,輕撫長須,搖頭晃腦說道:“小女娃子懂啥?會哭才好呢!人生本苦,小時侯多哭哭,把那苦楚一點點驅走,長大後,路就走得順了!”
女童扁了扁嘴巴,扮了個鬼臉,一副不服氣的模樣,小手卻悄悄伸向老者麵前盤子中的點心。
草屋內,靜靜躺靠在床塌上的廋弱婦人,望了望繈褓中停下哭泣的小童,臉上浮出一絲滿足的笑容。小童粉嫩嫩的臉蛋,嘴巴正在一張一合地吐泡泡,額頭正中,一條淡淡的青色印記,猶如盤著一條小蚯蚓一般。
婦人名叫蘭姑,外麵的男子名叫葉誠,是一名靠在山間采藥過活的藥農。夫婦二人結婚已經十七年,卻始終未育。葉誠父母日日盼著抱孫子,卻難以如願,時間一長,自然是頗多怨言,鄰居妯娌明裏暗裏更是閑言碎語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