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父子仨的一夜深談,尚文廣心結並未解開。
這很好理解,一家之長子,又不是抱養而來,憑什麼做弟弟的可以隨意操持龐大的資金,而自己現在才有權得知?
這還沒到分家產的時候呢,真要到了那個時候,父親和弟弟不透露實情,自己豈不是被一直蒙在鼓裏?
所以第二天,大年初一,家裏人人都起了個大早,文廣卻一直賴在床上不起來。
江陵這有個規矩,新年第一天,不能讓人叫著起床,得自個早起,有新年奮發圖強的意思。
初一早上吃湯圓,也是規矩。
但直到湯圓都端桌上了,文廣的房門還未打開。
老爺子不滿了,拿著拐杖就大力敲起房門來。
尚瑞達知道兒子是個什麼意思,不就是還沒想通麼。
不過新年第一天不好發火,如果兒子還小,那還好說,大不了揍一頓,美其名曰:開張。
除夕之夜挨揍,那叫封印。
前晚自己兩口子就給大兒子封了個印,今天再來開個張,尚大主任還做不出這事。
再說,也怪不得大兒子多心,擱誰身上,都會這麼做,脾氣暴躁的,甚至更過分的都能做出來。
新聞裏不是老報道這種因為爭家產,而鬧得父子成仇,最終釀成悲劇的麼。
解鈴還須係鈴人,要讓大兒子真正放開心結,看來還得自己再單獨跟他談一談。
隻不過眼下,時機不太對。
被爺爺一鬧,文廣還是起身洗漱,裝出一副高興的樣子,湯圓都吃了幾大碗。
不過畢竟還年輕,做不到老油條那般不作痕跡,說話行事難免生硬。
尚文遠也大致了解大哥的心思,吃醋了唄。
全國多數地方。都是清明祭祖上墳,但在尚家寨老家,卻是大年三十那天,給祖宗放放鞭炮。修修墳頭,除除草,磕頭燒紙焚香獻祭品。
眼下在城裏,這些自然都不用做,隻是在大年初一,全家出動,去隔壁的天龍廟燒香許願。
前幾年,江陵還沒這規矩,一般都是吃過早上的湯圓之後,再去廟裏。
但近幾年。從粵州那邊傳回來的規矩,卻改變了很多人。
閩、粵之地,所謂的封建迷信,非常盛行。
特別是那些早富起來的有錢人,特別信這個。逢廟燒香,遇佛拜佛,很是虔誠。
這大年初一燒頭柱香,就是從那邊傳過來的。
時間自然是越早越後,搶到頭一柱香,意味著這一年順風順水,升官發財。肯定是大吉大利。
似乎菩薩也有先來後到似的,第一個肯定記得最清楚,後麵的那就看心情了。
所以在守歲的當口,很多人都是放完煙火,第一時間肯定是趕到廟裏去拜佛許願。
晏華比較信這個,以往都提醒丈夫。除夕夜零點之後,就去廟裏燒香許願。
結果被尚文遠一個歪理給說服了:按這個道理,最先發財的肯定是挨著廟裏的那戶人,近嘛,分分鍾都可以掐著時間燒到頭柱香。
但結果是怎樣呢?那戶人家家宅不晉不說。還窮得吃低保。
可見菩薩也不是毫無原則的庇佑世人,人家是有底線噠,小恩小惠,那是打發叫花子。
尚瑞達當然也不信這個,極為讚同小兒子的說法,表示道:搶頭柱沒意思,等到人都拜完了,我再去燒個最大號的香,而且還是最後一個,總可以脫穎而出,讓菩薩實實在在的記住自個。
龍頭鳳尾麼,菩薩他老人家能記住龍頭,難道還能忘了鳳尾不成?
爺倆這番歪理,很讓晏華胸悶,弄到最後,也就罷了。
今年也不例外,初一不興串門,早上兩家八口,玩了會麻將,逛了會大街,直到傍晚,才全體出動,去天龍寺燒香拜佛。
佛祖都快收攤了,廟裏的和尚也是累壞了,見著那位負責點香油錢的大師,手指頭還在抖動,數錢給數的。以前尚文遠認為數錢數到手抽筋,隻是一些人的戲謔之言,今兒可是實打實的見著了。
按幾個男人的想法,燒燒香就可以啦,香油錢麼,佛祖收人民幣麼?
但可惜兩家的財政大權,都收歸女人。
竹鳳英也是被晏華給帶溝裏了,這幾年也挺信這個。
倆親家早有商量,一出手,就是各自5萬的香油錢。這大手筆,把那位點錢的大師,可是樂得眼睛都看不見了,就剩兩道肉縫。
一般寺廟,對上這樣的香客,都至少會奉上一杯香茗,讚兩句額沒豆腐,善哉、善哉,但天龍寺仗著自家佛祖靈驗,爾等凡夫俗子愛拜不拜,佛爺咱不伺候。
燒完香,一家人就在天龍寺隨意閑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