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1章(1 / 2)

建安十四年一月,□□牧劉備聽其軍師諸葛亮之計,欲趁著赤壁大勝之後的氣勢襲取燕侯龐山民治下荊襄九郡,口口聲聲說什麼荊州本就是大漢土地,自然應該由劉姓之人掌管,豈能容外姓之人占據?

劉備對於當初劉表竟寧可將荊州讓給外姓之人,而且那個人還是背棄他自立一方甚至輕而易舉就爬到與他平起平坐位置的舊屬,也不肯交給自己的事早已十分怨恨,虧自己在劉表身邊對他低聲下氣這麼多年,結果最後竟被趕走,偏偏他當時的實力不足以反抗,可如今不一樣了。

而且他們的話是越講越難聽,說什麼那龐山民如今已坐擁昔日袁紹擁有的河朔四州卻仍貪心不足,以仁慈寬厚的虛名行攻城掠地之實,靠著花言巧語迷惑病重的劉表得到荊州,根本就是無恥小人,這種人哪一點有資格為荊州之主?更何況荊州本是劉家土地,劉備乃是大漢皇叔自然有資格掌管這裡,沒想到荊州軍隊早有準備,殺得他們大敗而歸。

混亂中糜芳被一刀劈死,關羽亦被射中右肩。

由於荊州將士均十分痛恨劉備的小人行為,便有人主張將投降的士兵全部殺死做為報復。

大多數人都知道龐山民的個性雖然溫和,但隻要是讓他恨上的人,他報複起來也是絕對不會手軟的,而偏偏他最恨最厭惡的人恰恰正是劉備,因此這些士兵確實非常害怕。

關鍵時刻還是蒯祺高舉龐山民交給他的佩劍,言燕侯將令敢枉殺降卒者立斬,絕不寬恕,這才讓眾人的嚷嚷聲平息下來。

------------------------------------

龐山民此人有勇有謀,帳下謀臣武將眾多,雖然如今其實不過也才三十多歲,比起掌管江東的孫權也大不了幾歲,而且竄起僅僅五年而已,卻已經占據昔日袁紹所有的冀州、幽州、並州、青州等河朔四州,而他自己本就是荊襄世家子弟,其父龐德公為荊襄名士。

雖然龐山民當初因反對劉表與張鏽聯手之事離開荊州,但到底龐氏一族的根本仍在這裏,自然比起僅有仁義空名的劉備更能得到荊州士族的人心,況且劉備並非真的仁義。

更重要的是,龐山民為人寬和,素日裏對部下恩威並施,該有的賞賜卻也絕不吝嗇,而且對降臣降將同樣能做到一視同仁,可他卻最是痛恨敢於賣主求榮之人。

其麾下偏將魏延趁亂意圖叛變,甚至打算趁此機會襲殺龐山民奪取荊襄,竟是妄想當荊州之主,甚至打算借此成為一方諸侯吧,結果被龐山民親手斬殺。

多半是因為龐山民平日總是習慣一副文士打扮,除非是打仗的時候否則很少配掛武器,因此才會讓魏延以為他武功不強吧,可他卻不知龐家劍法可是聞名天下。

---------------------------------------

魏延本是長沙太守韓玄的部下,在龐山民拿下荊襄時率兵來投,可龐山民早看出此人心性不定,而且太過狂傲,因此始終沒有重用,他在龐山民麾下的地位甚至還不如其舊主韓玄。

魏延自恃勇猛無敵,對於這一點早已非常不滿,一直意圖在內部搞破壞,偏偏龐山民雖然年紀輕輕就坐擁五州之地,但卻甚得人心,魏延的詭計始終沒有得逞,反倒讓龐山民對他起了戒備。

隻能說真的是自己不作死就不會死啊。

魏延也不想想他一個已經是兩度背叛的降將,就算真的殺了龐山民好了,難道龐山民底下的人都是白吃飯的嗎?請問又有誰會服他?

不知是否重生者的氣場真的太強,龐山民這個人別的本事先不提,安定人心的功力卻是無話可說的,隻要他坐鎮的地方,就算什麼都不說,可自然而然就能讓人安心。

他能在短短幾年之內就坐擁五州之地,而且拉攏了一批人才絕不是毫無理由的。

--------------------------------------

從還未竄起前在冀州大旱時出錢大量發放糧食給百姓,得到冀州等地後為百姓所做的各種改革,以及當初的一句千金求賢等作法雖然讓曹操跟劉備等敵人酸到了極點,說什麼他是靠錢收買的人心。

畢竟龐氏一族的祖先曾幾代經商,累積下來的財富十分驚人。

不過也是因為龐家有商人背景,再加上龐山民今年不過隻有三十三歲,才導致曹操等人一開始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吧。

可那又如何?事實就是目前河朔等地的老百姓幾乎人人提到燕侯時,皆是滿口稱頌他的仁心仁德,人人以他馬首是瞻,不知有多少人盼著燕侯有朝一日能夠一統天下造福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