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少年“倒爺”(1 / 3)

王老五本名不叫王老五,他奶奶叫他小堂,他的小學中學高中老師都叫他王展堂,除了以上稱呼,他還被人叫過窮小子、傻大個、孤兒、學渣、壞孩子、小王、二道販子、帥哥、渣男、王老板、好老板、好人、騙子、王八蛋、土豪、暴發戶,而我叫他王老五,因為他當初讓我叫他王老五就行,那天是我第一次見到他,然後他就成了我的房東。以下所講的,就是王老五的故事,王老五講給我的,王老五的故事。

講故事前,先簡單說說王老五給我的第一印象。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中午,夏季的熱風還未徹底攻陷這座城市,王老五推開中介公司玻璃門的那一刻,我就覺得這個穿著一身名牌休閑裝的挺拔青年,肯定就是房東了,他就是那種讓人看上一眼就知道,即使他到了五十歲六十歲,仍然會靠著特有的魅力去迷人的男人,身材不會油膩,身體不會散發老人味,不會受到同齡大叔的同化而整天囉嗦些俗爛的話,更不會被那些已婚婦人變成一個墨守陳規的俗氣大叔,也不會成為那種被庸俗市儈所稱頌的中規中矩的成熟男士或成功人士,總之,他肯定有他獨樹一幟的風格。他隨著中介業務員走到我跟前,跟我說了第一句話:“你好,我姓王,叫我王老五就行。”

-

王老五從小就喜歡做買賣,好像他天生就知道,把東西換成錢是最容易的謀生手段,比如靠賣玻璃球這一樣“生意”,就讓尚在童年的他,把令小孩垂涎的冰棍冰淇淋這些零食給吃夠了。

說王老五賣玻璃球,並不是說他開了個小商店去賣玻璃球,一個幾歲的小屁孩哪有那本錢呢,他的貨——玻璃球,都是他趴在地上辛辛苦苦贏來的。現在的小孩大概都不知道玻璃球是個什麼東西了,可是在他小時候,那可是小屁孩們朝思暮想的娛樂項目,一到放學放假,你總能在樓前樓後、房前房後的土地上見到幾個玩彈玻璃球的小孩,也總能在這些小孩堆裏見到王老五的身影。說真的,彈玻璃球也算是一門手藝,要不然怎麼會有的孩子玩得好,有的孩子玩得不好呢,玩得好的就是那些一臉歡笑的贏家,玩得不好的就是那些一臉委屈的輸家,而你看王老五呢,每次他玩完,都是帶著一臉的歡笑和一口袋的嘩啦嘩啦聲跑回家,吃了奶奶做的飯後,他就回房去數他當天贏來的玻璃球,可是日積月累的,贏來的玻璃球已經多到讓他懶得數了,可以說是“球滿為患”了。

於是有一天,他盯著滿滿幾大罐子的玻璃球,打起了賺錢的主意。

玻璃球嘛,總不會是全世界的玻璃球都長一個樣,如果都長一個樣,那小孩們就不會玩得那麼起勁了,要說王老五能從玻璃球上賺錢,還要多虧這東西具備了花樣繁多的屬性,各種顏色的、大的、小的、玻璃的、陶瓷的、有花紋的、沒花紋的……其中有一種被稱作“馬尿色”的玻璃球最受大家的青睞,說起這個顏色的玻璃球呢,的確非常好看,好看到放在手裏怕甩出去,放在兜裏怕掉出去,甚至好看到有小孩因為彈輸了它而哭鼻子的程度,至於區區一個小小的“馬尿色”玻璃球,為什麼會讓人哭鼻子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存世量極其稀少,至少在王老五生活的這個鎮上是稀少的,少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如果你有一個這種玻璃球在手上,你能樂上好幾天,你甚至不願意把它拿出來玩,你怕把它輸到別人的手裏去,一旦你把它輸了,你會難過到睡不著覺,想再把它給贏回來。

所以,王老五就從這“馬尿色”玻璃球上找到了“生意”的突破口。

那王老五究竟有多少個“馬尿色”玻璃球呢?他其實也不清楚,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將幾個罐子裏的玻璃球全部倒在床上,然後把“馬尿色”一個一個挑出來,翻來覆去地數了數,一共十二個,捧在手裏顛一顛,笑容便浮在了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