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中原王朝在經過一千多年的統一後,再一次走向了分裂。先是王朝內部分崩離析,諸侯各自為王,繼而外族入侵,劃地而治。頃刻之間,大大小小的國家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在這片神州大地上。

時間來到戰亂後的第四百個年頭。群雄逐鹿之後,戰局逐漸明朗起來,眾多國家之中,隻有四個國家存留了下來,分別是北國,南朝,西州,和東疆。四國鼎力,此消彼長,戰戰停停,又持續了近一百年。從總的實力來看,四國之中北國最強。自建國以來,每一代君王都勤勤懇懇,認真謀圖霸業,國力也一直在穩步地提升。

北國是由東月氏建立的國家。東月氏祖居大漠以北,領地貧瘠,天災不斷。後來受到匈奴人的入侵,為了保全族人,族長帶領全族投入中原朝廷,為中原抗擊匈奴立下汗馬功勞。中原皇帝感念其功,將戴地賜給東月族人,封族長為戴王。戴地富饒,東月一族很快發展壯大,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後來中原王朝陷落,王權幾度更迭,戰亂不止,東月一族的領地常常受到各種勢力的入侵和劫掠,無奈之下,族長決定也揭竿而起,自立為國,國號為北,意在期許其將來能夠成為北方大地上唯一的國家。為了實現這個的願望,耗費了整整數十代北國皇帝的努力。終於到了如今這一任皇帝東月壽延,這個願望才真正看上去觸手可及。

東月延壽的名字在九州大地上如雷貫耳,因為就是這位年紀輕輕的皇帝,在做太子時便以主將的身份主導攻滅了南朝曾經最為強大的梁國。這梁國便是他後來發妻的母國,據說他發動這場戰爭,正是為了營救這位被困於梁國皇宮之中的公主。

這位公主的母親乃是北帝的嫡親妹妹,當日嫁與了梁國皇帝為後,很快便生了這位公主。因太後年事已高,日夜思念女兒,竟然病倒了,梁後愧於不能在母後跟前盡孝,便將自己的長女送往了北國皇宮,以寬慰母後的心結。這位公主也因此自小在北宮之中長大。據說公主從小兒便生得美人模樣,卻生性灑脫,酷愛男裝,是在諸位皇子堆裏廝混慣了的。公主長到十四歲的時候,梁帝病重,不得已隨使臣回到梁國探親。

臨行前,原是說好了月月來信,待父親病愈後便回到北宮,概因馬上就到了要議親的年紀,老太後是打算親自為自己的寶貝外孫女安排婚事的。老太後屬意的人,正是自己的孫子,也就是當時已被立為了太子的北帝。殊不知,二人自小耳廝鬢磨,早就生下了青梅竹馬的情分。卻不料這一別,竟然一年音信全無。後來消息傳來,乃是梁國內部發生了政變,梁帝駕崩,梁帝的叔叔秘不發喪,自己登上了皇位,並強迫梁後為先帝殉了葬。而這消息其實早就傳到了北國老皇帝的耳中,隻是出於政治的考量,老皇帝默認了新任梁帝的身份,但又擔心老太後知情後經受不住,這才一直瞞著眾人。

得知消息後的少年北帝,彼時還是太子,卻坐不住了。連夜偷了虎符,日夜兼程,千裏單騎,趕到北國與南朝的邊疆,私自調了兵馬,以太子兼將軍的身份發動了對梁國的戰爭。因戰爭來的突然,而且梁國內部本來就對新帝不滿,所以這一戰以出奇而製勝,也算是勝的險之又險了。所幸的是北帝終於找到了被囚禁在梁宮一隅的公主,將她帶回了北國,並且不顧自己父皇母後的阻撓,執意要娶她為妻。老皇帝和皇後對於這個太子是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的,對於他的婚事有著政治的考量,自然不同意娶一個如今沒有絲毫身家背景的亡國公主做太子妃,再加上因太子私自調用虎符,為此一度廢黜了他的太子之位,遣他遠去邊疆做了一位將軍,讓他磨一磨性子。做了將軍的少年北帝屢立戰功,直到父皇臨終前才被召回,自此做了北國新主。

這位新北帝即位後,不顧母後的反對,立即迎娶了那位來自梁國的亡國公主,並冊封其為皇後。成婚之後,北帝與皇後琴瑟和諧,絲毫不避諱北國“後宮不得幹政”的傳統,常常與皇後一同商議政事,對皇後的勸諫無有不從。在這位皇後的幫助下,北帝積極推行漢化,首當其衝的便是改了東月姓氏,自此以後皇室子孫便自稱元姓。“元者,氣之始也。”寓意自此以後,天下尊北國元氏為首。不久,皇後誕下一子,出生即被立為太子,取名元明。此後雖然也曾懷過幾個子女,但都沒能存活,在出生之前便以種種原因流產了。直到數載後,才順利誕下另一個男胎,自小便身體強健,取名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