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秋日浩劫(1 / 3)

近月來,劍南道天漸變涼,雨打芭蕉,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弄得人厭煩不已。幸得這日煙雲散去,附近的牛家村的百姓都把被褥、衣服拿來曬出潮氣,田間樹林裏也多了瘋耍的孩子,隻見他們手拿樹杈揮舞,口中念念有詞:

風也奇,雨也奇,風雨之中話黍離,國家興亡成話本,聞之含淚滿座席。

風也奇,雨也奇,五朝天子命歸西,煉丹問道求長生,不知如今誰執棋。

風也奇,雨也奇,均田不再府兵棄,皇帝生死將軍掌,將軍卻被牙兵欺。

風也奇,雨也奇,何人鮮血濺賊逆,普天臣子皆該殺,雄兵百萬不能敵。

風也奇,雨也奇,逐鹿中原爭鬥戲,你方唱罷我登場,卻為他人作牆梯。

風也奇,雨也奇,禮崩樂壞人相離,父子互戮少廉恥,煮豆何急燃豆萁。

風也奇,雨也奇,踽踽漂泊無所依,亂世為人太平狗,國破家亡慘戚戚。

風也奇,雨也奇,忠良身死富奸逆,zongheng四海雪國恥,奈何明月照溝渠。

風也奇,雨也奇,滄浪之水滌我衣,淘淘巨浪日落落,空留此恨恨無極。

山路邊,略帶泥漬的白布搭起了一個棚子,棚子裏坐著一個鶴發老者和寥寥幾位歇腳行人,老者麵前放著一張舊木方桌和一個梨花木。隻見他右手拿起茶壺喝了幾水,便用梨花木敲了一下桌子,說道:“

‘唐虞三代皆崇德,降自春秋治不隆。

擾擾兵戈無義戰,紛紛謀利詐相攻。

漢祛秦暴真天命,唐統華夷雜霸攻。

禍亂若無安祿兆,黃巢焉敢亂僖宗。’話說隋煬帝開汴河,天下群雄並起,六十四處煙塵反亂,逐鹿中原。唐太宗英雄豪傑,起兵於晉陽,東征西討,曆時十年掃滅反塵,一統天下,建號大唐。俗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曆經十七代,近三百年,誰知傳至懿宗時,已到垂暮之年,奸臣當道,硝煙四起,民不聊生。僖宗對天下饑荒,黎民反亂十分憂慮,便問計於大臣,這時閃出個佞臣宦官田令孜,奏曰:‘臣聞天下荒亂,賊寇蜂起,男子插刀槍而種田,婦女披衣甲而饋響,隻因文無清官,武少勇將,乞求陛下開文武科舉,廣召天下文人勇士,吸納人才,討賊安民,則天下可安。’僖宗準奏,即日出榜召賢。在曹州冤句縣赤牆村,有一人姓黃名巢字巨天,從小博覽經史,精熟武藝。黃巢聞長安大開文武科舉,招募天下英才,便辭行父母,趕赴長安,入場試畢,果中了武舉狀元。次日朝見陛下,僖宗一見黃巢長得麵如金紙,眉橫一字,牙排二齒,鼻生三竅,嚇得魂不護體,便革退不用。黃巢鬱鬱不得誌,在乾鴻酒樓買醉,酒過三巡,詩興大法,就滿懷憤恨地寫下了《不第後賦菊》這首反詩,詩曰: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隔夜酒醒之後,覺得大事不妙,就腳底抹油,溜之大吉。沒想到這首詩竟成為讖語,幾年後,他帶領一支軍隊攻入長安,一把大火燒了大明宮,從此唐朝盛世不在。

你說這黃巢花開兩朵,各表一支。黃巢的故事按下不表,咱們且說這亂世之中,有一名女子…….”。聽客正津津有味地聽著故事,誰知一批亂軍烏雲般從東邊湧來,見勢不妙,聽客和說書人驚恐地散去了。

這批亂軍衝入牛家村,為首一個軍官滿臉絡腮胡子,長相凶惡,走進了一個村民家坐下,喊道:“把你們村裏管事人叫來”。這家婦女是老實人,哪裏見過這種陣勢,早叫嚇得腿肚子發軟,低頭站著,孩子在一旁任其哭鬧,竟沒有反應。

軍官見孩子哭鬧,不勝其煩,怒吼道:“哭什麼哭,再哭送你們一起上西天,聽不見我剛說的什麼嗎?”這聲怒吼把孩子嚇住了,婦女也仿佛驚醒了一般,慌亂地跑了出去。

一會兒,攙扶了一名八旬老者踉踉蹌蹌地趕了過來,老者一邊大口喘著粗氣,一邊賠笑道:“我…….我……我就是這個村裏的村長,請問軍爺來我們牛家村有什麼貴幹?”

軍官冷冷地笑道:“貴幹談不上,最近兄弟們平定叛亂、四處征戰,就是為保你們平安。”

老者喘勻氣道:“是,是。”

軍官不會理老者,繼續說道:“我們要去鳳翔剿滅叛賊,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兄弟們跟我一起出生入死,總得吃飽肚子,不能虧待了他們,限你們村明日速速籌集白銀五千兩,糧食五千擔送來,充作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