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景朝正平十二年,六月初五。也是範明安上任平安知縣的第一天,隆景朝部分縣的知縣上任的製度采取的還是舉薦製,上任知縣跟範明安家裏相熟,範明安也是縣裏為數不多的讀書人所以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下一屆的知縣,範家在整個平安縣可以算是威望名聲比較大的家族,產業涉及驛站和瓷器所以說範明安從小生活上是相當富裕的。
這一天一大早,帥嘉誌便早早的起來了如今已經習慣了範明安的身份了,或者說在他的意識裏如今他就是範明安。雖然範家是比較富裕的但是整個平安縣的狀況算是不太好的,知縣的府衙其實還不如範家的府邸,所以範明安上任第一天就準備裝修一下府衙至少麵子上要過得去。
府衙裏一共有六房三班,六房指的就是書吏,負責處理六部下發的文書,三班則是武職主要指的就是捕快等,在首日王明安便將武職統一設立成護衛軍,在平安縣統稱護衛軍,軍長則是之前的捕快長魏璽家裏世代都是捕快,武功雖然不強但是辦事效率以及精明程度那是數一數二的,副軍長則是吳起,武藝高強力氣在軍中排在前列,整個軍隊隻有兩百人在加上平安縣經濟的窘迫基本上走的隻剩一百多人了。看著書吏回報的的平安縣種種情況範明安陷入了沉思,一時不知道該從哪裏入手,就好比一條褲子全是破洞不知道是該補還是該扔了重新做一條。
“算了,不想那麼多了先從稅收開始著手,王書吏我們今年朝廷下發的稅收要求是多少?”
“回範知縣上半年我們總共收了十萬八千兩,離年底的要求還差一半”,隆景朝縣的稅收是根據畝產而定平安縣的畝數較多所以相比下來稅收也很高,如果不是經商的人數相對較多否則平安縣每年要有不少的人被送去勞役,隆景朝會根據各縣稅收的金額來提高或減少勞役的人數,基本上大部分送去勞役的人都是去北方修築加固長城以抵禦金真族的入侵。
平安縣從商的人數雖然不少但是基本上都很分散擰不成一股繩,隆景朝幾個經商的大縣都有各自的商會但是平安縣始終沒有發展起來否則擺脫目前的情況隻是時間問題。
“把平安縣交稅前十家商戶信息給我,我要成立平安商會這十家就是商會的原始會員,商會以後就代表平安縣。”範明安說道。
接過名單赫然出現景泰瓷器以及宏明驛站,很好十家已經搞定兩家了,那八家“蘇家絲綢、劉記肉店、吳家鏢局等該如何著手呢。”範明安思索著辦法,突然腦中靈光一閃,
“王書吏幫我擬一個商會邀請函,定在明天晚上地點就在宏明驛站,寫的隆重一點越正式越好”
“好的範知縣,但是不應該定在酒樓更好一點”王吏書問道,即使是自家產業但是驛站的飯菜跟酒樓的差別還是大的。
“誰說宏明驛站不是酒樓呢?”宏明驛站平安縣經濟改革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