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君是有食邑的。青棠謝絕了食邑和其他賞賜,皇帝龍心大悅之下,親自題了“柳家學堂”“柳氏印務”的匾額賜給柳家。鄉君能保青棠一生榮貴,皇匾能保柳家幾代人的產業無虞,並且在曆史上留下名字。這兩項足以讓柳家人在這世上穩穩地立足了。
原主的願望是不嫁渣男,好好守護父母讓其安享晚年,受人尊敬、自由快樂地過一世,不為嫁娶之事發愁。目前這些已經基本都實現了。關於嫁娶這一點,因為青棠本來就沒打算嫁人,所以也就不存在為嫁娶發愁的事。接下來的人生沒有什麼難度了,就隻好好守著父母就好啦!
鄭知縣知道自己仕途能夠這麼順暢的一大半原因是因為治下出了個柳氏父女,因此對柳舉人一家很是感激,有心錦上添花,於是在自己調任離開前主動提出要為柳舉人保薦官缺。有官員保薦,但凡有空缺的職位,他就可以直接去填補了。
但是柳舉人左思右想,還是猶豫了。他要是做了官,指不定要去什麼地方赴任,這偌大的學堂和印刷廠就全然顧及不上了。總不至於搬到任職的地域去!何況為官也不是在一個地方呆一輩子,會輪換地方的。把這麼大家業扔給女兒一個人擔著,也不行啊!
家裏統共就三個人,如果把妻子帶走,女兒就一個人在安縣了。如果把妻子留下,這樣就又有另一個問題了。若是他自己去異地赴任,妻子女兒全都不在身邊,他孜孜以求的又是什麼呢?拋下妻女在任職地納小妾生兒子,這事他幹不出來!他自己清楚這份家業是女兒掙出來的,他怎麼可能紮妻子女兒的心呢!
若是不去做官,他這舉人考得就很浪費了。柳舉人思來想去,夜不能寐,從少時的理想想到現在的生活,都下不了決斷。最後他決定直接問妻子和女兒的意見。
柳夫人是古代傳統的女子,一切以夫為天,夫君說什麼就是什麼,她沒有任何意見。
青棠則笑著問柳父道:“父親,我們家現在什麼都不差了。你問問自己的心,你想過什麼樣的日子。我什麼樣的日子都過得!”
柳舉人想過什麼樣的日子呢?他年輕的時候也有過遠大的理想,但是現在早過了血氣方剛的年紀了。他這個歲數,孩子都大了,他自己還可以去謹小慎微地去官場從頭開始嗎?
大丈夫經營仕途,也不過是為了光耀門楣、封妻蔭子。如今女兒自己給自己掙來了個誥命,還給柳家經營出了一份被皇帝親自賜了金匾來嘉獎的產業。他再去官場撲騰半生,也不會有比現在更好的結果。那麼為什麼不舒舒服服地繼續自己熱愛的教書事業呢?
想到這裏,柳舉人心情突然開闊起來了。
鄭知縣聽到柳舉人的拒絕,頗感很詫異。這世界上竟真的有會拒絕做官的人!當下大讚柳公高潔!
被拒絕的不止鄭知縣一個。孔先生建議柳家搬到潞州去住,也被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