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副秘長裝糊塗道:“單就旅遊大開發而言,福祉縣的問題可以講成堆,比如,個別領導同誌思想僵化保守,缺乏靈活機動……”
“問題我都知道,”明書記打斷汪副秘長的話,不耐煩道,“問題明擺在哪裏,誰都看得見,關鍵是,問題出來了,我們用什麼方法去解決,才能扭轉福祉縣工作落後局麵,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汪副秘長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表情,看著明書記,目光誠懇,道:“按照明書記‘思想再解放一點,步子再邁大一點’、‘多換思想少換人’的重要指示,我個人認為,還是以換思想促工作的方法,解決福祉縣存在的問題!”
“多換思想少換人,我們還講得少嗎?可是就是沒有人聽,固步自封,我行我素,把黨和人民的事業當做兒戲,取得了一點成績,屍位素餐,不謀進取,一事無成,還美名曰,讓風景區旅遊資源不流失!”明書記越講越火起,講到後來,咬牙切齒,若不是楊瓊在福祉縣,他早就對福祉縣動真格了。
“明書記,福祉縣的問題還是要從‘多換思想少換人’入手,才能解決問題!”汪副秘長看著明書記,目光很有深意。
聽起來,汪副秘長的話沒有問題,還很原則、很正統,可稍加分析就會發現,汪副秘長講的是“從多換思想少換人入手”,關鍵是是“從、入手”三字,“從、入手”是前奏,“換人”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也就是說,先換思想,換思想不行,再換人!從某總種角度講,這樣做也可以叫做“仁至義盡”,也可以叫做“先禮後兵”,到時換人,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明書記聽明白了汪副秘長的意思,汪副秘長的落腳點還是在換人,換思想隻不過是工作方法而已。
然而,明書記實在是不想換人,換人激化矛盾,楊瓊背景擺在那裏,矛盾激化可不是好玩的,不過汪副秘長說“從多換思想少換人入手”,這到是值得注意的措施。
“講講吧,采取什麼方法換思想!”明書記眼睛盯著汪副秘長。
見明書記入道了,汪副秘長說:“市委可以安排福祉縣委班子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明書記親自參加,福祉縣委一班人思想觸動必然很大,這樣一來,就可以達到多換思想少換人的目的!”
汪副秘長心裏當然明白,一個人的思想、世界觀一旦形成,很難改變,要想依靠民主生活會解決思想問題,根本就是扯球蛋。
民主生活會隻是走過場,走完民主生活會過場,白璧也好、楊瓊也罷,必然還是老樣子,到時再換人,也就無可指責了。
明書記也覺得這個辦法好,不過他不願意去參加福祉縣的民主生活會,到時民主生活會上沒人發言,由著白書記、楊瓊發通有利自己觀點,沒有反對意見,自己豈不尷尬?到頭來讓自己與白書記、楊瓊短兵相接,明書記才不會幹得罪人的傻事。
“通知張部長去參加福祉縣的民主生活會!”明書記指示,目光移向一旁。
汪副秘長知道明書記擔心什麼,心說,你不去參加民主生活會,召開民主生活會還有什麼意義?你不到場,我又怎麼實現既定目的?
“張部長參加福祉縣的民主生活會,再恰當不過了!”汪副秘長望著明書記,一臉忠誠、懇切表情,“不過據我所知,福祉縣的常委們,更需要明書記聽到他們的心聲!”
明書記目光一亮,轉臉看向汪副秘長,汪副秘長的話再也明白不過來了,福祉縣委班子,對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有意見,但懾於淫/威,不敢講話,盼望明書記聽到他們的心聲。
汪副秘長見明書記看著自己,知道明書記去福祉縣參加民主生活會,決心下了一半,於是進一步道:“我去福祉縣考察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幹群那種‘思想再解放一點,步子再邁得快一點’的願望十分強烈,對個別固步自封、瞻前顧後、害怕擔當責任的領導同誌,更是深惡痛絕,他們被壓抑太久,明書記參加民主生活會,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或許,他們會把真話講出來!”
福祉縣領導班子內部矛盾真的如此尖銳,到是值得利用,然而,他們會在民主生活會上講出來,明書記不相信,要知道,領導幹部中庸之道思根深蒂固,打死也不會麵對麵鬥爭。
月票、收藏、推薦、評議、打賞、點個讚什麼的,不要忘了啊,感謝了!(未完待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