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花叢吃齋(1 / 2)

沾楊老師好吃齋飯,大媽們懂得禮貌,自覺圍在楊老師身邊,請楊老師離座去齋廳。

這時的楊常務副部長儼然皇帝,嬪妃擁簇,仿佛置身百花叢中,他感到拘束、靦腆,但有什麼辦法呢,還得聽從一眾大媽指揮。

“各位,請,大家請!”楊常務副部長站起身,向一眾大媽延手,彬彬有禮,徐建川把自己弄成一家之主,得做出一家之主的樣子。

齋廳不是條形長餐桌,也不是長條形長餐凳,一張土漆大圓桌,帶有靠背的沙發椅,餐桌上陸續傳來雞、鴨、魚、海參、魚翅、熊掌、鴿子……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裏遊的一應俱全。

看著餐桌上的菜肴,這還是吃齋嗎?

簡直就是動物大全,亦或動物在餐桌上大聚會,讓人看了驚訝不已。

不過,仔細看也能分辨,原來不管是雞、鴨、魚、海參、魚翅、熊掌、鴿子……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海裏遊的,並不是動物,全都是蔬菜雕琢而成,形神兼備,詡詡如生,已經達到以假亂真境界。

如果不是特級廚師,事前沒有精心準備,短時間根本做不出來。

好一桌藝術品,讓人看得神色發呆,藝術品應該擺放在博物院,供人欣賞,怎麼可以吃,吃了且不可惜。

這給在大齋廳吃齋飯,豆花、蔬菜、鹹菜,完全兩回事,顛覆了吃齋的概念。

大家原本肚子餓了,操起筷子,準備大吃大喝,可筷子集體愣在空中,伸不去碗碟盤缽,愛藝術之心人皆有之,沒有人願意毀壞藝術品。

大家舉起筷子,搛不下去。

筷子下去,藝術品慘不忍睹。太殘忍,沒有人願意伸出罪惡的筷子,去毀掉藝術品。

一大媽舉著筷子,目光盯著桌上的菜肴。愣愣道:“這是什麼齋飯,吃了好可惜!”

一大媽舉著筷子說:“真舍不得吃!”

“齋飯也有這麼做的,價格不菲吧?”有大媽問,驚訝不已神情。

這給大媽們頭腦中的齋飯完全是兩個樣子,齋飯就是便宜。一碗豆花,幾個小菜,一碟鹹菜,這就是齋飯,可桌上的齋飯太離奇,完全顛覆了大媽的頭腦中的概念。

大媽們對桌上菜肴經過短暫驚訝,包括杜麗、目光集體轉向楊常務副部長、徐建川,目光驚訝不已。

這父子倆還真會吃,也真能吃,還真敢吃。父子倆吃這麼一桌藝術品,這樣的消費,即便巨富滿天下的今天,恐怕沒有幾個人願意如此消費。

徐建川見大媽們目光不對,忙說:“我見杜阿姨一路有好幾個阿姨,打招呼時就多要了幾菜!各位阿姨,這是做熟的菜,不吃晚上就變質,乘熱嚐嚐吧!”

徐建川筷子果斷出擊,在大媽心髒“叮咚”聲中。把魚造型的菜用筷子戳散,青花瓷盤裏的魚不再是魚,是半邊小冬瓜臥在青花瓷盤裏,純粹的素菜。掃除了大媽們的心理障礙。

其實大家並不是不吃魚,魚味鮮肉嫩,喜歡吃得很,關鍵是舍不得破壞了藝術品。

徐建川把魚都戳散了,魚不再是藝術品,就是冬瓜。吃冬瓜當然舍得吃。

一眾人筷子伸進青花瓷盤,搛了少許冬瓜放在嘴裏品賞,在“好吃!好吃!”聲中,一眾大媽開了味,大吃大喝起來。

楊常務副部長心裏有數了,他看眼徐建川,今天能見到長老大師、能吃上這頓齋飯,應該是宏泰集團所賜。

要知道,這樣的齋飯才是真正的齋飯,給在大廳吃齋飯,一碗豆花,炒幾個小菜,一個拚盤涼菜完全是不同意義。原以為吃齋就是吃素,現在才知道,吃素一樣是千差萬別。

大媽們埋頭吃齋飯,細細品味,她們要不要來蓮花廟吃齋飯,隻以為蓮花廟隻有一種齋飯,殊不知,蓮花廟藏得深,另有天地。

像大媽這樣的施主,根本就不知道蓮花廟有這樣的齋飯,這就給人民大眾根本不知道人民公仆有什麼內情一樣,隻有事件曝光,老百姓才有權利瞠目結舌。

吃得差不多時,大媽們飽了口福,不乏感激之情。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大媽們不僅吃上齋飯,還吃了一輩子做夢也做不到的齋飯,大媽們心直口快,感謝話是要講的。

一大媽說:“楊老師,吃了你這麼好的齋飯,我們怎麼感謝你!”

一大媽對杜麗說:“杜老師,把你的壓軸孔雀舞拿出來,表演給楊老師欣賞!”

杜麗說:“楊老師是特級教授,在首都什麼孔雀舞沒有欣賞過啊!五一國際勞動節,楊老師還被邀請去懷/仁/堂,欣賞麗萍老師的孔雀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