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楚晉升魂飛魄散(2 / 3)

隨著攔車主角離場,一眾人發現,攔車事件應該是大事件,想想就知道了,攔省委書記的車,驚天大事件,原本應該警察、武警如臨大敵,頭戴盔甲,手持警棍,玻璃鋼盾牌擋在前麵,組成警戒長城,雙方對峙,場麵緊張無比。

攔車人眾嘶叫、哭鬧、衝撞,情緒激動,無法控製,神經失常般沒有理性。

警察、武警上來就驅逐攔車人眾,攔車人眾與警察發生肢體衝突,對峙升級,場麵混亂。

警察、武警發出警告信號,鬧事人無視,尖銳呼叫,衝撞警察,衝向領導。

場麵失去控製,警察、武警抓人,警棍揮舞,盾牌撞擊,手銬閃閃發光,血流一地,慘叫聲不絕於耳,許多人被警察拖向警車,警車呼嘯而來呼嘯而去。

哭喊聲、叫罵聲驚天動地,肇事者赤手空拳,區區肉體怎能抵抗鐵血警察,肇事現場經過一場混戰最終空無一人,鞋子、衣物散落一地,血跡隨處可見,現場狼藉,寂靜得雞皮疙瘩隆起就不得消退。

這樣的場麵記者見多了,他們身處采訪現場,像打了雞血針,內心激動無比,這樣的事件標誌著自己所在報刊雜誌名聲提高一個級別,經濟效益也有望躍上一個新台階,更重要的是,自己有可能在報道事件過程中觀點引發社會共鳴,記者一夜成名。

即便上麵明令不許報道也沒關係,反正有人出麵給不菲的封口費,不愁自己沒有經濟效益,哪裏有事,忙壞的是記者,得利的自然是記者。

然而這一切今天意外,發生了重大事件,卻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沒有人給跪地攔車人做政治思想工作,沒有人對跪地攔車人說服教育,沒有警察一手持警棍、一手持玻璃鋼盾牌驅散攔車人,更沒有警察、武警抓人,就田書記走到現場。形象親民愛民,說話輕言細語,事件結束,出人意外。

記者們內心感到很不真實。就像在演戲,這麼大個事件,沒有矛盾、沒有衝突,看不到矛盾雙方有什麼厲害關係。事件發生後,矛盾雙方文質彬彬。溫良恭儉讓,體現了無處不在的和諧穩定。

但事實就如此,如何報道事件,記者們從未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感覺是狗咬剌蝟沒地方下口的束手無策。

萬峰山事件煙消雲散,官商勾結費盡心機上演的好戲慘淡收場,總指揮楚晉升卻還沉睡在美夢裏。

楚晉升這天破例沒有去公司,蹲在家裏。

昨天,投資商通過層層關係,成功把訴求遞交到剛到永寧市的田書記手裏。信息反饋,田書記態度不明,行程沒有改變,楚晉升分析認為,田書記不了解情況,不會聽信“訴求”一麵之詞,因此,田書記態度不明是再也正常不過的事情。

如果村民跪地攔車遞交訴求,楊瓊近身反映情況,田書記態度會怎麼樣?不怒發衝冠才怪呢!楚晉升忍不住笑起來。陰惻惻模樣猙獰。

楚晉升對策劃事件有信心,大領導,駕著雲頭蒞臨福祉縣,高來高去。不接地氣,分析和處理問題靠理論聯係實際。

也就是說,當某種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成立,在遇到事件時,便可以運用理論去分析和透視事件的本質,於是就得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現在事件的本質是。旅遊大開發轟轟烈烈發動起來,遇到瓶頸,卡在建設資金上,旅遊大開發停滯不前,這就是事件的本質。

招商引資,各級黨委、政府發展地方經濟最重要的法寶之一,投資商雲集福祉縣,意在投資旅遊業,這是政府、投資商、村民三贏的大好事情。

然而,福祉縣主要領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不顧三贏,思想不解放,心中沒有人民群眾,隻顧自己利益、政績,借口建設世界級風景區,不顧市場經濟規律,一味貪大求洋,造成福祉縣旅遊大開發停滯不前。

投資商有訴求,村民有訴求,楊瓊代表福祉縣領導幹部反映,方方麵麵具有代表性,足以讓高來高去的大領導認為,福祉縣旅遊大開發誤入歧途,混亂不堪,必須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