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縣長突然感到種不祥預感,難道楊瓊不想離開福祉縣,下派鍛煉時間結束要留下來?
這種預感太突然,以前根本就沒有想過下派鍛煉幹部要留下來的事情,福祉縣是山區縣,太過偏僻,經濟不發達,國家級貧困縣,沒有人要留在福祉縣,他們到福祉縣不是為了建設福祉縣,是為了鍍金,完成幹部成長破繭化蝶的過程。
可楊瓊要留下來,給人種破天荒感覺,白縣長內心意識到,這不應該是件好事情。
白縣長不動聲色道:“幹部選拔工作縣委負責,你的建議很好,我抽時間給張書記商量一下再做決定,好不好!”
“那好吧!”楊瓊站起身,離開了白縣長辦公室。
白縣長原本在忙工作,楊瓊這一攪和內心亂起來,心緒怎麼也不能平靜。
無需細細思考,想想就知道了,楊瓊留下來不可能做副職,隻能做正職。正職也不可能做人大主任、政協主席,她留下來,要麼做縣長、要麼做書記。如果真這樣的話,事情就出來了,自己和張書記其中一人得給楊瓊騰出位子。
誰騰出位子?白縣長認真分析,楊瓊來至省直機關,福祉即便現在進行旅遊大開發,也是山區農業縣,主要工作還是農業農村工作,楊瓊如若做書記,缺乏農村工作的經曆,工作決策時難免失誤,這樣會給農業農村工作帶來損失,因此,楊瓊極有可能做縣長,縣裏有書記把關,農業農村工作就可以正常推進。
得出這個結論,白縣長推測,楊瓊留下來十有八九做縣長,真那樣的話就得自己騰出位子。
白縣長心裏很不是滋味,但這種滋味隻能憋在心裏,不敢聲張,畢竟這是自己的分析,說白了,隻是通過現象分析猜測,不是組織決定,如果自己議論,反到要負紀律責任。
白縣長由此發現,楊瓊目光遠大,有野心,她要做留在福祉縣的基礎工作,培養一批自己的隊伍,為她所用,要在福祉縣一呼百應,形成強大勢力,聽從她指揮。
楊瓊要親自選拔三至四十個人,不能不說是大手筆,三至四十在福祉縣可以覆蓋重要鄉鎮和部門,從而達到左右縣裏權力的目的。
張書記在福祉縣工作這麼些年,他的勢力還沒有達到覆蓋全縣的能力,楊瓊上來就搞黃鋪第一期,可見她對權力的控製欲。
楊瓊大張旗鼓選拔人,所有人都知道是楊瓊看重自己,這些人現在不會怎麼感謝楊瓊,也意識不到被楊瓊選拔的重要性,楊瓊是下派領導幹部,鍛煉期滿要離去,況且這三至四十人級別太低,楊瓊走後他們夠不著,不會想到去巴結楊瓊。
然而楊瓊留在福祉縣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楊瓊直接領導他們,他們也以楊瓊信任為榮,加上楊瓊有深厚的政治背景,巴結感謝楊瓊還來不及呢!楊瓊成了他們的領導,不存在夠不著的問題,直接走進楊瓊帳下,心甘情願聽從楊瓊調遣指揮。
這樣一來,三至四十個人就成了旅遊大開發黃鋪第一期,楊瓊親手培植起來的親兵。有三至四十人的親兵,加上自己的背景,楊瓊即便做副職領導,也足以左右福祉縣局勢,更別說做正職,到那是,楊瓊可以在福祉縣一手遮天。
白縣長順著思路分析下去,作出肯定結論,楊瓊要留下來,必然任正職,下派鍛煉兩年,任正職的條件具備,何況楊瓊下來時就已經是正處級別。
分析得出肯定結論,白縣長大驚,楊瓊要留在福祉縣任正職,有如世界某超級大國軍隊進入中東地區某小國,簡直就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沒有什麼理由可以阻止、也沒有人能夠阻止。
楊瓊要任正職,這是件非常嚴重的問題,不可以聲張,也不得把自己分析的結論泄露出去,隻能憋在心裏,他有種束手就擒的感覺。
白縣長頭腦中冒出個成語,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福祉縣與大樹縣競爭電站南北公路大通道過境,可以用大打出手形容,一些人為此仕途終止、一些人還有可能進監獄了結殘生,最終得利的卻是冷眼旁觀的楊瓊。
縣長位子就這樣眼睜睜讓楊瓊奪去,白縣長心有不甘,他得力挽狂瀾,阻止事件發生!
感謝書友訂閱支持!笑看雲飛揚弱弱的問,有月票嗎?有收藏、推薦、評議、打賞嗎?(未完待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