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環慶服貿市場建成於九十年代末,地處鞍城老城區的核心要道,交通條件便利。受益於改革開放初期輕工業的飛速發展,沿海地區走量的外貿尾貨轉運至此,再由附近地級市的經銷商來此尋價訂貨。大量訂單帶動一係列倉儲、物流、再到相關從業人員的衣食住行,一度是鞍城商業氛圍最為濃厚的區域之一。然而線上數字經濟興起之後,傳統批發采買的經銷模式便一蹶不振。嗅覺靈敏的商戶早早轉行,剩下有些路子的積極開拓線上市場,餘下的不過隻是固守剩餘的熟客生意。
陰雲夾帶著細雨,灰蒙的天色讓服貿市場更顯蕭條。不到早上八點,商戶大多還沒開門,鏽蝕的卷簾門緊閉,貨運三輪散亂地停在廣場的出入口。途經於此的人行色匆匆,並不久留,還沒有人注意到路口處這位肩頭被雨打濕,一臉疲憊的男人。
陳誌在市場的入口處徘徊片刻,倚靠在一輛停在路邊的農用三輪,在視線裏確認c區603的大致位置,以及下一步的行動思路。在事件基本框架尚未確定的情況下直接接觸對方,雖然意味著更大的風險,但毫無疑問可以掌握行動的先機。比如,這夥人要在潘攀那裏找的東西是什麼?他們和歌舞廳裏死者的關係?還有租用的倉庫以及背後的生意到底是幹嘛的?陳誌沒指望一次解決所有問題,但事已至此,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c區的地理位置在整個服貿市場的最裏麵,原本還有d區,但因為商戶數量下滑,管理方早已將兩個區合並在一起。更大的空間,更低的入住率,使得任何駐足於此的無關人員都顯得更為紮眼。
陳誌沒有貿然上到603,而是坐電梯先上到四樓,確定好樓層的出入口和消防通道的方位後,再從步梯上到六層。
除了個別門頭招牌還能看出店家的經營範圍,大多數商鋪已經另作他用。有的用來存放閑置的設備,有點劃歸為員工宿舍,有的變成了專做外賣餐飲的廚房後場,角落裏成堆的食品加工包裝袋讓他更加確信自己的判斷。陳誌放緩腳步,走到603門口,兩扇磨砂玻璃門被鐵鏈纏得死死的,光禿禿的門牌似乎有意製造更多混亂。
左手602是做料理包生意的中央廚房,右手604是名為胖哥砂鍋的小吃店,兩家主做外賣平台生意的店還沒開門。
地方應該沒錯。
陳誌左右張望,用手指試探過門鎖,瑣是新的,與之相反的玻璃門上卻布滿灰塵。他從玻璃門縫中向內瞄,進深大約十米,麵積大約在六十平方的房間裏,無窗,堆滿了半人高的箱子,箱子上無字。確認完這些,他緩緩點上一支煙,放緩腳步,盡可能不引人注目地慢慢向消防井附近的樓梯口靠去。
下麵隻需移動到廣場的開闊處,在隱蔽的位置觀察603的人員、貨物進出就能分析清楚這夥傳銷的上下遊了。
正想著,一位戴天藍色頭盔,身穿肥大衝鋒衣、腳蹬黑色膠鞋的外賣騎士迎麵與陳誌撞個滿懷。
“不好意思啊,哥們。”
說完急忙忙地往陳誌身後的方向走去。
陳誌低頭整理被撞亂的衣服,下意識地覺出情況不對。
自己進來的時候天在下雨,這個外賣小哥身上卻是幹的。
“不好意思啊哥們,你知道603在哪嗎?”
藏在藍頭盔裏的哥們眼睛被銀色的遮光片擋住,看不真切。
陳誌停下腳步,轉身,同時虛握起手裏的拳頭。
如果這藍頭盔的家夥是故意來試探自己的話,那恐怕自己一路過來已經被注意到了。這個時候走樓道估計已經行不通了。
先穩住,看看口風。
“不清楚,這邊都是做外賣的,門牌號亂得很,媽的,給我搞得也暈頭轉向的。”
“哦,你上這找哪家店啊?我熟,給你指指?”
“嗨,誰知道這網上的店名是真是假?上回點了個燒烤,我家女兒吃完就上醫院吊水了,在家歇了好多天學校也沒去成,一來一回大幾千沒了。”
陳誌說完就後悔了。
不該虛構個女兒出來,皮膚的蒼老程度是一回事,身為父親,目光中的那種關切和嗬護是自己模仿不來的,提到錢就更是心虛,試圖提高對話可信度的可疑嚐試。
果然,頭盔男的目光在自己的臉上停留片刻。
兩人都沒著急說話,中斷的時間已經顯得有點不正常。
“外賣嘛,就這麼回事,有點不仔細難免的,如果是燒烤的話我幫你找找,確定是這層樓嗎?”
“這個說不準,自己也是第一次過來這邊。”
陳誌頓了頓,指著兩手空空的藍頭盔補充說道。
“我自己再摸著找找看吧,別耽誤你生意了。”
“沒事,我是跑腿,來這給客人取個早飯。”
藍頭盔的說辭也好,衣著打扮也好,顯然是有備而來,陳誌心裏更多幾分機警。
他用手推了推603的玻璃門,原先鎖好的鎖頭應聲掉落在地上,門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