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淅淅瀝瀝,淋濕整片天空。落花成泥,風兒尋尋覓覓,找不到往昔春季的盈盈綠意。
勤政殿的朝堂上,麵對下一步的戰略舉措。眾位朝臣各執一詞,有的說應該休養生息,有的說應當趁勢攻取楚國。
同意休養生息的是以廷尉李斯為代表的一眾文臣,他們從欽天監得知,秦國今年雖然是一個豐年,可到底國庫虧空。
何況連年戰爭,使得將士們死傷不少。理應用至少半年的時間,讓百姓得到短暫的休養。
主站派則是以王賁為代表的武將,他們認為現在士氣大振,應該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拿下楚國。
“愛卿所言都是為了我大秦社稷,無非對錯,”子政沉聲道,“王賁,你前去剿滅趙國的殘餘部眾。”
趙國被滅之後,趙嘉自立為王並建立“代國”。要做最後的抗爭,妄圖與燕國聯手抗秦。
怎奈燕國薊都被攻破之後,燕丹被殺,燕王亦死,趙嘉隻好固守代國。渴望能夠尋到這最後一絲的生機。
此番子政思量著,剛好可以派遣王賁前去代國,將趙嘉這個小朝廷一舉殲滅。斬草除根,也可了卻心頭之患。
隨後,在麵對伐楚的問題上。子政選派了李信前往:“想要為你父親報仇,為李家光耀門楣,就拿出戰功來!”
楚國是子成的母國,也是子成的大本營。李信本來就打算著以“將功贖罪”伐楚去到郢都,然後暗中與子成的部隊彙合。
剛好子政所言,正中他的意思。於是他連忙拱手道:“末將定不辱使命,二十萬大軍必定拿下楚國!”
“非六十萬不可——”朝堂外,響起了王翦如洪鍾般的聲音。他雖然須發皆白,但是步履沉穩,卻是用兵老手。
李信聽了之後,不覺挑了挑眉。轉而反問道:“王將軍是老了還是怕了,拿下楚國需要六十萬大軍?”
“那你可否告訴我,王上派你攻打燕國之時,你為何兵敗而歸?還讓我兒前去營救?你太過輕敵,還需曆練幾年。”王賁一字一頓,說的李信滿麵通紅。
但見王翦對子政容稟道:“楚國地大物博,兵強將勇,一個項燕便可抵過兩個秦國。二十萬大軍,怕是連城池都無法近身……”
窗外風雨聲大作,雷聲撕裂了天空。子政心裏知道,王翦所言不差,可是為了得到《劍譜》他不得不舍棄王翦,冒險前行。
“長安君亦是楚國人,不妨派他與李信一同前往,”子政轉而對子成道,“那裏也有你的兵馬,必要時還可給與支援。”
看著子成和李信領了兵符印信,王翦氣的渾身顫抖。他忍不住指著子政,狠心責罵道:“無知我秦王,竟會糊塗至如此!”
其實王翦不僅僅是擔心損兵折將,更擔心子成會趁此在楚國謀反作亂。畢竟子成的心思,誰人不知啊。
大約這朝堂上,也隻有王翦才會這樣責備子政吧。看著他憤恨離去的背影,子政也唯有默默道聲歉意了。
灰色的天空,被雨水衝刷成了幾朵小野花。站在殿閣內,望著水天一線的宮苑,王賁頗為擔憂:“家父出言不遜,還望王上恕罪!”
“沅兒說的沒錯,這個法子還真是有些冒險。”對於子政而言,子成此去楚國稍有異心,那麼必定會舉兵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