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葉茉莉也每天興致高昂,她做的燒麥也是不光小孩子喜歡,大人也喜歡吃。所以她每天做的相當帶勁。張天明本來不讓她做,怕她太辛苦,但是她堅持說根本不累,做燜飯這事情交給張天明,後來她直接去市場買做好的燒麥皮,隻需要包就行了,這樣下來的確是省了很多的功夫,也的確不累,所以張天明也隻能勉為其難地同意。
她一天做一兩百個,從來沒有賣剩下過,都隻有不夠賣的。每天兩三百塊錢,肯定跟以前的收入完全沒法比甚至不算錢,可是她每天高興得很。
要是按照葉茉莉的勁頭,她還要做點小餛飩,這個被張天明硬生生給攔下來了,他不能不考慮葉茉莉的身體。
李阿姨也經常來,有時候怕他倆沒時間好好吃飯,帶一點自己燒的菜過來。張天明也是每次送她炒飯炒粉,一開始她說什麼也不願意要,要麼就是要給錢,後來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張天明給了她就笑嗬嗬地拿走,不過緊跟著第二天一定會有人來買東西,而且一看就知道是小區裏的老頭老太太。張天明這才知道,原來李阿姨把張天明送她的炒粉炒飯,都拿去請鄰居吃,然後幫他打廣告去了。
張天明感動得不行,他跟李阿姨已經到了不講這些人情關係的份上了,但是他不能不擔心李阿姨的身體,一天到晚為了他這點生意奔忙。李阿姨倒是樂嗬得很:“我這一天到晚在家裏閑的沒事幹,你叔叔都說我快把地板給擦穿了,天天把我往外趕讓我找點事情打發時間。再說了,我這拿你的東西做人情,收買人心,不挺好的嗎?”
張天明和葉茉莉都喜歡李阿姨,所以她來也高興,漸漸地也都隨她,反正人家要是覺得不好吃不想吃,也不可能過來這邊買。
本來,按照這樣發展下去,生意穩定,除去刮風下雨的天,其他時候一個月算下來有兩萬多的利潤,張天明已經開始盤算著,過幾個月就可以盤個門店下來,請人幫手,而且那時候葉茉莉就算還沒生,也不可能再跟著他忙前忙後,尤其是這樣風裏來雨裏去的,所以他得早早做打算。
有了門店就不光是做炒粉炒麵這些的,就可以多一些其他的品種,到時候生意也會比現在要好一點,賺錢也會更快,把一切錢都還清,好好的養葉茉莉和孩子。
一想到這些,張天明每天就覺得充滿了幹勁,再苦再累他也能夠堅持。
隻是沒有想到,希望破滅的那樣快,而且是以那樣一種方式,讓張天明完全無法接受。
事情發生的那一天,張天明還是跟以往一樣,跟葉茉莉兩個一個忙著收錢一個炒飯,一忙起來時間過得格外的快,不知不覺天就黑了,像他們這樣的大排檔性質的攤位逐漸就到了高峰期,特別是賣燒烤的,基本上都坐滿了人。啤酒瓶、烤串簽子桌上都堆不下掉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