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相識(1 / 2)

山染翠微,雲潔如羅,如此人間仙境,倒是極適合人歸隱。

“阿枳,你給我站住!!!”一位仙風道骨的老爺子正追著一個少女。

前麵飛身踏葉的少女衝著他吐了吐舌頭,得意的扇了扇扇子,又急忙跑開。

“你回來,哎呦,你梅師叔手下的俊傑,你就見見吧,老頭子我豁出去老臉才說好的。”

“我不!!!”

宋枳風,江湖大齡女青年,如今所遭遇的,不過是無數江湖英雄兒女都要經曆的人生路——催婚!原想怎麼都逃不過這劫,卻聽說江湖正廣發英雄帖、重開武林大會。

而她所在的門派—山海雖然隱世,必要時還是要去這種江湖大型活動走走過場,刷一刷存在感。

於是作為山海七星閣的少閣主,宋枳風當即表示自己秉持著門派一貫的機智、勇敢、善良、正直的理念,以及對江湖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決定作為山海代表參加此次武林大會。

山海弟子多是隨了師門有隱世之念,自告奮勇的竟隻有宋枳風一人。一心操心徒孫婚事乃至積勞成疾的曲無塵,隻好放枳風帶著徒弟湛星又點了各閣幾個較為優秀的弟子一同前去武林大會。

本想著催婚暫時能告一段落,曲無塵又打起了苦肉計。

平日吃上兩隻燒鵝氣不喘的老爺子,此刻躺在床上咳嗽著,也不看旁邊的眾多山海小輩,隻喚著宋枳風的師父商空:“阿空啊,阿枳老大不小了,要是此次不帶個夫君回來,老頭子我,怕是這輩子都見不到阿枳嫁人嘍!”

情至深處,老人家眼中淚光閃現,房內其他閣中弟子也無不動容,紛紛勸解師妹參加武林大會時覓一段良緣帶回師門。

該來的總歸逃不掉。

宋枳風便帶著這額外任務下了山。隻是江湖如今流傳九州令在山海的消息有些蹊蹺,便讓其餘諸閣弟子先行,她同徒弟去打探下消息。

嘉和四十二年的大肅,儼然一片盛世太平。餘杭最大的酒樓浮雲樓裏,往來賓客講著這風雲時事。

三教九流,魚龍混雜,皆在這酒樓之中。

樓中客人開始雜亂的閑聊起來,也難怪江湖眾人喜歡在此打探消息。

“聽說易家四少爺有離家出走了,嘖,我怎麼就沒個餘杭首富的爹,由著我沒事離家出走玩玩?”

“要不然怎麼說這大戶人家講究,會玩呢!時相家的小公子,聽說前段時間也離家出走了。”

“也不知道這隔了二十年的武林大會能不能開成?不是說九州令要重新現世嘛”

“九州令不是在前太子手上嘛,太子自焚,武林盟主又被人滅了門,我看難說啊。”

“聽說武林第一美人半月宮宮主也會來,若能一見,死而無憾呀!不知劍仙大人會不會來?”

一位著青色羅裙的少女從樓上下來,那少女手拿一紙扇,扇上是一幅林檎山雀圖,背麵寫著《橘頌》,書法風流恣意,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因其執扇,眾人隻能見其眉眼,桃花灼灼,燦若朗月,左耳上墜著青色流蘇耳墜。

其後一位少年,看著比這位少女小些,月白勁裝,腰間一劍,背後一劍。長發梳成高馬尾,麵目清冷,鳳眼斂寒,左眼角一顆小痣,平添幾分風流。這二人便是初初下山的宋枳風和宋湛星。

隻見兩人落了坐,宋枳風撥弄著左耳流蘇,百無聊賴地喚道:“小二,一壺西湖龍井,再來兩道蘇杭的特色菜。”

說完便拿著扇子敲了敲湛星的頭:“星星,想什麼呢?心神不寧的。”

不等他回答,宋枳風又笑著說到:“聽說這次武林大會是為了當年滅門的青光門討回公道。”隻見她歪頭笑看了下四周,拿扇子輕輕抵住下頜,似又覺得頗為好笑,“討回公道,早幹什麼去了,人都死了,要這公道做什麼?”

湛星瞥了一眼,沒有答話,給自己倒了杯茶。一位青衣少年過來搭話,手邊還舉著杯子,臉上掛幾分不羈的笑,腰間還掛著一支玉簫,頗有些白馬春山足風流的意味。向著兩人行了一記江湖禮。

青衣少年剛欲開口,卻聽到門外蒼老如鍾的吟誦:“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眾人望去,見是個衣著襤褸的老乞丐,口中來回說著那兩句,於這鬧市格格不入。

那小二想必是常見那老乞丐:“這老貨,平白毀人心情,想來瘋久了,成日這些瘋言瘋語。”說著笑著對著少女:“客官,您二位的菜齊了。”

那青衣少年終於逮住了機會自我介紹了一番,笑著抱拳:“在下任風起,任性的任,起風的風,風起的起。”

宋枳風看了一眼那少年,眼眸微轉,俏生生的回道:“在下宋橘,宋玉的宋,橘頌的橘。”她抱有幾分警惕,若是平常,名字說便說了,隻是最近七星閣正處於風口浪尖,此刻說出,徒增是非,便說了自己的小字。

湛星見師父已答,便也跟上:“宋炤,列星隨旋,日月遞炤的炤,字湛星。”

“看兩位舉止有禮,衣著體麵,想來是哪家貴人家的公子小姐,對此江湖不怎熟知,不如在下帶路兩位同遊餘杭可好,在下不才,不日要前去參加武林大會,總要準備些盤纏。”任風起燦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