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都是外八字的,動不動就是一句:“你TM瞅啥?再瞅一個試試?”
盡顯鐵嶺王霸之氣。
看到一眾女眷都圍上去看陳不二那箱子裏的東西,這讓潘老頭非常不滿,覺得自己這群孫女真沒家教。
潘明月雖然心裏也充滿了好奇,但她沒挪步,這九姐妹中,就數她最經得起誘惑。
陳不二這時候和潘明光一人棒著一個箱子進來了,屋子裏已經擺放了十多隻一模一樣的木箱子了。
所有人都在小聲議論,“不會吧,這裏麵都是裘皮大衣?”
“不是說陳家沒錢了嗎?他們哪來這麼多錢?”
陳不二還沒意識到他送的禮有多珍貴,
當初他在析津府閑得無聊,天天逛街購物打發時間,這遼國有什麼好買的?北方輕工業和首飾業幾乎沒有,隻能提供簡單的原材料。
不要買回來一瞧,得,Made in Dazhou。
析津府的市場上也就這些貂皮大衣呀、千年的人參呀還看得上眼,關鍵是價格也不貴。
這千年的人參,他在登州時買的是50兩銀子一枝,在析津府隻要5兩就行,相差十倍。
而在大周市場上賣幾千兩一件的貂皮大衣,在遼國的原產地,隻要一、二百兩銀子就行,價格之低,令人發指。
(問題是一百兩銀子,那也是一個普通汴梁人不吃不喝兩三年的收入)
陳不二不知道的是,古代南北貨物的價格會相差那麼大的原因,都是因為交通運輸不便導致,加之遼國又是敵對國,大周對遼國進口貨物那也是有配額限製的。
貂皮是東北那邊的特產,賣到大周來的本來就不多,那價格就被炒到了天價。
陳不二放下箱子,嘩一下就打開了箱子,油膩膩的手就是一抓,隨手拎出一件紫貂皮大衣來,驚得潘氏姐妹們連連驚呼:
潘亮月連忙喊道:“啊呀陳公子,這裘皮大衣不好這樣拿的,你手髒呀,而且毛容易揪掉,你要輕拿,輕拿。”
人家這是在諷刺他沒見識呢,結果陳不二認為別人是好心提醒,還笑笑。
“沒事沒事,這大衣呀是我從遼國買來的,別的不說,這保暖性絕對OK,來,幾位祖父祖母每人一間,對了,幾位叔伯嬸子你們可是喜歡?也都可以來挑一件。”
這話一出,全場寂靜。
潘文龍和俞秀鳳兩人都急了,心想這孩子是不是腦子有病,為了爭麵子,居然拿出這麼多件珍貴的裘皮大衣?兩人都替他心疼錢。
潘明月則是若有所思,看向陳不二的眼神就玩味多了。
她已經斷定,這陳不二手上的錢,不是幾百兩,或者幾千兩這麼簡單,起碼都是幾萬兩以上級別的。
隻有潘明光是最知道內情的,自己兄弟這登州遼國一月遊,不知道搶了多少金銀珠寶,這幾件衣服又值幾個錢?
別說幾件了,給你堆滿一個屋子,對陳不二來說也是輕輕鬆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