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24章 細作(1 / 2)

【第二十四章】細作

京都太師府,正廳內裝飾富麗堂皇,各類聖上賞賜與花錢購置的珍寶玩物堆在顯眼或不顯眼的各角。

牆上掛的字畫是顧愷之、荊浩等的真跡,擺設陳列的書卷全是世上獨有的手抄卷,就連待客的杯盞,都是東漢時代的瓷器。

徐雍墨不是第一回造訪太師府,不過每回來,都會驚歎於奢華甚至堪稱奢靡的太師府陳設。

陳太師雙鬢花白,對著徐雍墨笑眯眯地開口:“這屋內儒書有什麼看得上眼的東西?若喜歡拿去便是,老朽垂垂老矣,留著這些玩物的時間也不多咯。”

“太師您說笑,這大榮朝可不能沒有您呢。”徐雍墨溫聲笑笑,“儒書今日來,一是近日得了南疆的珍品,聽聞太師喜歡這些玩物便給您老送來;二是儒書愚笨,有事想向太師請教。”

隨從奉上一雕刻精巧的檀木匣子,陳太師打開,裏麵是一古紅色犀角手串,光亮潤滑,無一絲裂紋,很是珍貴。

陳太師泛渾的眼珠聚焦亮光,他抬眼,摸著胡須笑了聲,“難為儒書費心。”

徐雍墨抿了口今年頭一份進貢的雁蕩毛峰,開口道:“手串而已,不足掛齒。要請太師看的,是墊手串那張紙。”

陳太師伸手,摸到一張寫滿墨跡的絹紙。

“三七二錢,生地五錢……”陳太師有些疑惑地抬頭,“這是?”

“一個方子。”徐雍墨頓了頓,聲線壓低、十分鄭重地開口,“治愈瀘景瘟疫病害的藥方。”

陳太師微蹙眉,眼眸裏的惑色愈重,“可老朽聽聞,瀘景大夫尚未研究出解決方案。不知四皇子的這藥方……?”

徐雍墨勾唇笑笑,“藥方的事稍後同您細說,儒書現有一事要向太師您請教。”

陳太師花白的眉頭略挑,“四皇子隻管說,老朽能幫忙解答的,定知無不言。”

“是關於高奇誌高先生的。”徐雍墨仔細觀察陳太師的神色,他好像偏了偏目光,眉頭潛意識地皺了下。徐雍墨繼續開口,“我聽聞之前不知所蹤的高先生,現在重新出現了,早上還來找過您老?”

“是。”

“不知高先生是如何向太師解釋這段時日的失蹤。還有那日潛入他府、意欲謀害高先生的,究竟是何人?這些儒書實在是好奇。”

陳太師渾黃的眼眸略沉,“他同我說,是南疆細作綁了他,他昨夜趁那些人不備才逃了出來。他見過我後,就去拜見聖上了。”

南疆細作?

可京都那南疆細作分明在與他合作,怎麼可能去綁架高奇誌。

如此想來,高奇誌當初定是被有心人救下。而那有心人,探到了南疆細作的蛛絲馬跡。

最近徐雍明和太子都在打探有關南疆的事。

事情陡然變得有些許複雜。若是被察覺到他底下的人與南疆細作有所往來,那就麻煩了。

徐雍墨眸色陰沉幾分,攥著杯盞的骨指,力度不自覺加大。

“四皇子?”對麵陳太師察覺徐雍墨眼神有異、神思恍惚,開口喚他。

徐雍墨回過神來,抬眼問陳太師,“南疆細作,這說辭太師您信嗎?”

陳太師當然不信,但他開口,“高奇誌是我的學生。”

徐雍墨點頭,立馬假意逢迎,“太師的學生都是剛正不阿、直內方外的君子,斷然不會撒謊。”他頓了頓,緊跟著道,“最近瀘景瘟疫很是讓父皇頭疼,依儒書的看法,太師莫如舉薦門下學生前往瀘景管治瘟疫之事。”

陳太師喝茶的手頓了頓,“瀘景瘟疫來勢洶洶,恐怕不好管。”

徐雍墨眼神示意陳太師手邊的匣子,“我已請高人研究出藥方,想必破除困境不是難事。”

陳太師:“你知道毗鄰南疆一帶,自淮漓水患一事後,聖上多自己親選官員。”

“但聖上不會不聽太師您意見。”

徐雍墨見陳太師無絲毫同意讚許的神色,開口道,“太師,我坦白和您講,我想借瀘景瘟疫一事,讓父皇看到我為政的才能。但儒書一人之見淺薄,父皇也不會放心我一人去管治,因而我需要太師您的幫助。”

“若儒書去管治瀘景的瘟疫,不誇張地講,對太師您也是有益的。”

陳太師身體往前微傾,是感興趣的潛意識動作,“什麼益處?”

徐雍墨不動聲色地挑了挑眉,道:“您知道的,管治瘟疫向來不是易事,此次瀘景瘟疫又來勢洶洶,戶部恐怕會下撥不少銀兩。有儒書在中間,這開支自然由我說了算。”

陳太師狀似不感興趣地開口,“戶部下撥的銀兩,每一筆都得用在正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