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7號,奧蘭多安利球館。
在前麵兩場客場比賽,已經兩連敗的魔術隊回到主場,將會在這裏進行這個賽季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一場比賽。
客場開局兩連敗,這就意味著,G3對魔術來說,要麼是生,那麼是死,勝利了,就能有改變命運的一線生機,而輸了,那肯定就GG了。
上一輪,他們曾經把這樣的局麵送給了熱火,最終熱火用韋德和姚明的瘋狂和拚命,將這輪係列賽打到了最後,打到了搶七。
上一輪的熱火是悲壯的。
上一輪的姚明和韋德是悲壯的。
當時他們晉級之時,對熱火和韋德姚明也是充滿了敬意的。
隻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在這一輪重蹈熱火的覆轍。
在賽前他們本來是被認為開著航母過來的。
可是在山貓的這個小水溝,他們駕著的航母居然要開翻了。
麵對這樣的局麵,魔術隊上下肯定是都不願意接受的。
在擊敗熱火之後,他們享受著全世界的吹捧和光環,這才多久,就要把這些光環全部都扔了?
這個反差太大了,是人都不願意接受。
所以,對於魔術隊來說,但凡有任何的一點機會,他們都不會放棄贏球的希望。
既然前麵兩場比賽魔術隊的首發陣容和排兵布陣無論如何都贏不了,那麼這場主場的G3,他們當然是要變陣的。
雖然裏弗斯不擅長這樣的事情,但是一個NBA球隊又不可能隻有一個主教練負責戰術。
是的,魔術隊的那些戰術分析師在比賽的時候,確實是沒辦法幫助裏弗斯當主教練。
但是在比賽之外,還是可以的,這三天,魔術隊的球員在休息,在養精蓄銳,而魔術隊的戰術分析師們則是在和裏弗斯等魔術的教練加班加點的分析著這個係列賽的戰術。
最終,他們得到了一個全世界都能猜到的結論,那就是把吉諾比利換到首發來。
吉諾比利上首發,這個是全世界都看得到的事情,他們這些專業人士當然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加班加點的討論三天。
他們這三天,最主要討論的是,吉諾比利到底應該換下誰。
帕克?
漢密爾頓?
普林斯?
甚至是大本?
大本肯定不行。
鄧肯確實可以在內線一挑二的能力,但是鄧肯這一挑二的對象,必須是那種輕量型的內線組合。
比如大加索爾和大衛韋斯特這種。
或者是泰森錢德勒和迪奧這種。
你讓鄧肯在內線一挑二蘭多夫和拜納姆這種重型內線組合?
那你實在是把鄧肯當超人了。
所以吉諾比利要上首發,隻能在魔術隊的兩個外線中找人。
漢密爾頓肯定是不能下的,他的投籃穩定性對魔術很重要,上場比賽8中5,山貓防他那麼嚴的情況下,能拿到這效率,這水準,那是真的沒誰了。
不管多麼難的防守,反正每場比賽可以保證小二十分。
這樣的球員,誰能舍得?
最後這些魔術隊的戰術大師們咬著牙,把帕克從首發中撤了下來。
這個決定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帕克這個係列賽對保羅的防守非常的成功。
別看帕克這個係列賽的進攻打得確實不怎麼樣,但是他的防守那是真的頂。
事實上,在曆史上,帕克遇到保羅,一直都可以做到同歸於盡,這個真不是開玩笑。
在曆史上2008年和2012年保羅和帕克的兩次交手,兩人基本上可以說都是五五開吧。
你進攻,我進攻,我們都不拚防守拚進攻,那麼我們誰也防不住誰。
你防守,我防守,我們不拚進攻拚防守,那麼我們誰也別想好過。
嗯,兩人碰到一起感覺上就像是和鏡子中的自己對打一樣。
這次按照山貓和魔術的要求,兩人當然拚的是防守。
所以把精力全部放在防守端的帕克,對保羅的防守那是真的頂。
反倒是普林斯,這個被魔術寄以厚望的小前鋒,這個係列賽對陳瀟的防守相對來說是非常失敗的。
陳瀟雖然得分不高,出手不多,但是效率是真的高!
在這種情況下,把帕克弄下去上吉諾比利,陳瀟如果沒有壓住的同時,保羅也活了,那麼……
這個是真的很難想象的。
而這個時候就能夠體現出麥迪的作用了。
如果有麥迪,魔術根本不用這麼糾結。
有麥迪,讓麥迪攻防對陳瀟,能防陳瀟,也能在進攻端給陳瀟壓力,不用這麼被動。
有了麥迪,吉諾比利上來,就算防守保羅不好,也可以和麥迪一起和山貓對攻。
但是吉諾比利和普林斯,他們兩個能和山貓玩對攻嗎?
肯定不行。
因為沒有了麥迪,魔術在被動變陣的時候就不可能有什麼萬全之策。
所以,隻能賭博,隻能拚,希望被他們寄以厚望的吉諾比利可以為他們創造奇跡。
球場上,在魔術隊球迷巨大的噓聲中,山貓和魔術隊的球員在熱身之後,已經在球場上站好。
鄧肯和拜納姆已經站在中圈準備跳球。
之前的兩次跳球,鄧肯和拜納姆一勝一負。
這一次,帶著兩連勝過來,被全美媒體吹著的拜納姆又飄了,所以,這場比賽又因為不夠專注輸掉了和鄧肯的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