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籃球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運動之前,它是印第安納的運動。”有關印第安納州與籃球的淵源,一本書中這樣介紹。”
“在籃球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運動之後,當印第安納波利斯張開雙臂,歡迎“籃球回家”,這裏卻成為美國籃球美夢終結之地。”
“中國男籃在第十四屆男籃世錦賽掀起的風暴,將主導世界籃壇的“夢之隊”拋離巔峰;風暴中,掀起這場颶風的中國男籃最終在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中敗於歐洲霸主南斯拉夫隊;風暴中,歐洲豪強德國隊、西班牙隊,南美勇士阿根廷隊纏鬥不休;風暴中,美國夢之隊被卷得七零八碎,粉身碎骨。”
2002年9月11號,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美國那邊正在因為體育界的911而瘋狂撻伐。
而在帝都開往帝都機場的一輛大巴車中,陳瀟正聚精會神的聽著大巴最前麵的鞏曉彬在用應該算是很標準的普通話讀著報紙。
不止是陳瀟,還有陳瀟旁邊的小豬朱芳雨,大巴裏的老將郭士強,胡衛東,大巴車上的中國男籃領隊張老師,主教練王菲。
甚至是剛剛從美國回來報道參加亞運會的王治郅,此時都聚精會神的聽著。
因為,鞏曉彬正在讀著的這份報紙,並不是一份普通的報紙。
而是新鮮出爐的人民日報!
“中國隊的崛起,是本屆世錦賽最神奇的注腳。當我們習慣於說美國籃球在乎個人表現,歐洲籃球注重整體配合,亞洲--這塊近乎籃球荒漠的大陸,卻因為中國隊的崛起,以一種新的麵貌在世界籃壇和美洲,歐洲形成鼎足之勢。”
“中國隊沒有絕對頂級的NBA明星球員,但是,兩名NBA的新秀和一名NBA的替補帶著一群初出茅廬的小將和一群烈士暮年的老將,以出眾的技術與彼此間默契的配合,在內線構成集團優勢,全隊間快捷迅疾的戰術配合,不但打懵了對手,更讓人感受到中國籃球的真正魅力。”
“中鋒的姚明、大前鋒的巴特爾、小前鋒的陳瀟,這些身材高大,卻又不專攻內線的球員滿場飛奔,承擔起中國隊的攻防核心重任。強力對抗、快速移動、配合流暢,投籃果斷,這些要素是中國隊能夠成功的基礎。在高水平的對抗中,中國籃球找到了自己的優勢,打出了自己的特長。如此說來,一直蹣跚前進的中國男籃終於在這一屆的世錦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籃球風格,這是比世錦賽第二名更加重要的勝利。”
在前麵情緒激昂的鞏曉彬的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陳瀟很激動。
我,陳瀟,不但上了新聞聯播,現在,又被人民日報點名了!
我陳瀟,現在是一個無情的點名怪!
砰砰砰!
嗷嗚~!
好想這麼來一下啊,快憋不住了!
“恭喜中國籃球,他們在美國,掀起了一場打破舊秩序的風暴,他們掙脫了這個世界給他們的枷鎖,他們完成了作為運動員的曆史使命,祝賀中國籃球,他們打出了值得全國人民學習的‘男籃精神’!”
“一個古老文明,經曆了一窮二白,艱難探索,韜光養晦,短短的數十年間,篳路藍縷,一步一步崛起,時至今日,終於重新回到世界主舞台的最中央,成為舊秩序的挑戰者,新秩序的締造者,這就是勇往直前,不畏強敵,不屈不撓的‘男籃精神’!”
雖然總感覺鞏曉彬讀到這一段的時候,這些文字雖然看起來都在誇他們中國男籃。
但陳瀟總覺得,這裏麵似乎有些話裏有話,但是,這不重要,真的不重要。
這個時候,大巴車裏的所有人都神情亢奮。
在坐的大部分球員,不管是最老的鞏曉彬還是最年輕的朱芳雨,除了陳瀟,所有人都是聽著‘女排精神’和‘女足精神’成長起來的。
現在,他們自己也有了屬於自己的‘精神’!
“王菲,姚明,陳瀟,巴特爾,胡衛東,鞏曉彬,郭士強,李楠,朱芳雨,杜峰,劉偉,張成,陳可,記住這些人的名字,他們締造的‘男籃精神’必將和中國一起,不斷的打破一個又一個的舊秩序,建立一個又一個的新秩序,這是這個時代的新聲!”
這一次不止是陳瀟,整個大巴車的所有人都有些激動的麵色潮紅。
也許隻有王治郅例外,他此時隻覺得後悔無比,羞愧無比。
“中國男籃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刮起的風暴已經平息,告別這座城市最好的留言,就是期待下一場風暴的來臨--2004雅典再見!”
“去建立真正屬於你們的新秩序吧,中國男籃!”
鞏曉彬最後一句喊完,整個大巴鬼哭狼嚎一般。
幾乎每個人這個時候都在熱血上湧。
就連領隊張指導這個時候都激動的熱淚盈眶。
“有水平,有水平,太有水平了!”
真不是吹哈,這文字功力,真不是吹的,中國第一報,那就是中國第一報。
這還是張指導這樣的‘老人’,像是陳瀟這樣的年輕人,現在都嗷嗷的叫,恨不得再和南斯拉夫幹一場。
砰砰砰!
嗷嗚~!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在陳瀟的布道下,又一個狼窟誕生啦!
和南斯拉夫的這場世錦賽決賽,中國男籃輸的是真的有些慘。
最後的結果是輸了20分,不開玩笑,南斯拉夫打中國隊就跟師傅打徒弟一樣。
陳瀟本來是準備在決賽開‘無雙’的,可是南斯拉夫是真的一點機會都不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