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一百萬的情報(3 / 3)

關上房門後,在除了原始家具外再沒其它東西的房子裏,葉準盤膝坐到了床上,深吸一口氣,感覺著氣流順鼻而入、循管而下,隨即散入內腑。

整個人瞬間“安靜”下來。

那當然不是真正的“安靜”,而是葉準的靈識轉為清明,忘卻外界的一切。

太上者,忘情也。

情之一字,非隻感情那麼簡單,而更涵蓋身體和情緒雙方麵的情況。忘記這一切,才能進入太上訣的“無形無他”的境界,專注於己身深層次的情況。

那就是“純元之境”。

沒有身體或者情緒的痕跡,一切都是空泛無邊,隻有自身元氣的存在。

在老頭子的《元氣論》中,將元氣分為兩類。

其一即是代表著人體的元氣,這一部分屬於人之“本”,稱為“本元”,不可輕易使用,皆因假如減少或者受損,將會帶來身體的損害,損及根本。

其二則是修煉而成的元氣,這部分稱為“表元”,雖則同樣屬於他,但丟失了表元氣卻不會影響健康或者生命。這才是他可隨意使用、恃之橫行的那部分,也是散元草能散去的元氣。

在表元氣充足的情況下,葉準可在任意時刻憑靈識察看自己或者目標的元氣狀況,但現在他表元氣全失,要完整清晰地查看自身的元氣狀態,就必須借助於太上訣特定的修煉方式,亦即“坐修”。

身體凝勢、意識凝神,幫助自己感覺全身元氣的狀態和變化。

這是太上訣修煉最基本的方式,葉準從太上訣大成以來,就再沒使用過,但現在非常時期,隻得重啟這種基礎又不便的方式,來嚐試剛才心裏閃過的念頭。

此時,在他靈識內,此時自身的本元氣維持穩定,沒有異樣。但在元氣之中,幾點格格不入的外來內氣清晰呈現出來。

那是蒙麵人注入他體內、對他進行禁製的內氣。

說到底,元氣和別的功法的“內氣”形非而質同,是同種物事,均屬於“氣”的範疇。因此,在“純元之境”內,任何“氣”均畢現無遺。

對方是想用這幾道內氣對其經脈穴位的製約,來限製他的表元氣的恢複,但卻想不到,太上訣的修煉法門和一般的武術典藉完全不同,並非是依著固定的“經脈”來修煉,而是修自“命情運元”四門之一的元門。

四門最大特點,就是一直隨著天時在不斷轉移位置,對方以固定位置的內氣,當然不可能限製得了它。

相反的,葉準還想到一個辦法,來加快表元氣的恢複。

那就是用元門吸納對方的內氣,激發深藏在元門內的表元氣。

這並非不可行,所有的表元氣,均是由元門而生。現在的元門,等於被散元草“鎖上”了門,隻要能把這扇門打破,表元氣當然就能恢複。

所以當蒙麵人注入內氣時,葉準不但不驚,反而心中大喜,還故意裝做沒了辦法、和對方完全配合。

此時此刻,葉準保持在坐修狀態,已察覺自己的“元門”漸漸移動到左胸位置,迎向對方注入的其中一道內氣,不由屏氣凝息,靜靜等待。

這做法他也是第一次嚐試,能否成功還不知道。

作者的話:

本人在看書網還有200萬字的都市小說《修真棄少》《極品紈絝》,請大家訂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