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第六十四章 清水河道(1 / 2)

大晉奉常,便是早已消失許久的盈盈,此時就算有舊識當麵,也難以察覺這就是七年前的少年盈盈。

七年前,無盡海驚變,半步者盈盈與煙墟古都之人一齊消失,再難尋覓。

四年前,消失許久的盈盈歸來,做了整整一年的鋪墊,才以全新的麵孔混入了大晉神朝。

外出的大晉皇叔偶然間在一處隱秘的桃花源發現了身負浩然正氣的年輕人,甚是詫異,經過一番交談,才發現麵前的年輕人竟然是大晉神朝的故人之後。

當初大晉神朝還是凡間王朝,征戰多年統禦了一方疆域,萬族來朝,神威不可一世,當時作為大晉皇者的初祖發現了修士的存在,野心勃勃,開始為了將整個大晉化作修道神朝而努力,此間艱難不必多說,經過一代代的努力,又有機緣降下,最終於上古歲月中期順利晉升一域神朝,統禦北荒大地數十萬年。

雖然相比起聖地與世家有所不如,但與其他幾個神朝相比,大晉更加年輕,也更有潛力,大衍大帝帝命晚年,曾遊曆到北荒,大晉以國禮相迎,並獻上太廟中所積攢的一道皇氣,大衍大帝因此延續半載帝命,大衍大帝傳下一篇經文作為報酬,讓一直處於弱勢的大晉神朝強勢崛起,這便是大晉神火經的由來。

盈盈扮作大晉入道之前的王朝故人之後,所述過往竟與大晉皇叔所知一一對上,不忍故人之後就此遺落凡塵,遂將其接入神朝,許以奉常之職。

當世大晉皇者暗中探究其過往,沒有發現異常。

之後這個名叫乃又皿的年強人便作為大晉奉常執掌祭祀之禮,至今已兩年有餘。

此人雖修為低微,但是身上的浩然正氣卻讓人不敢輕視,有一種大儒風範,站在他麵前,就算心有陰鬱之人也會感覺如沐春風。

然而少有人知道,這件事其實是大晉皇叔與當朝皇者之間的一次試探,而新起的奉常便是此次試探的產物。

神朝不像聖地與世家,內部競爭往往十分激烈,數十萬年以來,大晉已有了自己的一套修煉之法,但是那篇流傳至今的神火經卻隻能由當朝皇者所執掌。

皇叔為神朝獻出了自己的一生,堪稱神朝柱石,而他所做的一切,為的隻是一觀神火經。

皇者感念皇叔貢獻,賜下不少寶物,卻將神火經死死攥在手中。

皇叔年事已高,修行一途數十年在無寸進,皇者此舉固然引起了他的不滿,多次公然反駁,直言祖先所定的規矩已難以適用於當世。

皇叔的目的皇者自然是知道的,但是遵照先祖的遺命也是他的天職。

大晉神朝雖然表麵上看起來仍然是鐵板一塊,但是內部卻已出現裂紋,隱隱形成守舊派與革新派。

有人擔心皇叔是否會宮變?

答案是否定的,為了神朝可以奉獻出一生的人物絕不會做出易君之舉,他所為的隻是更高的境界,可以更好地守護神朝。

皇者一方麵將神火經守在手中,一方麵又感覺有愧與皇叔,隻能賜下如山的寶物安撫皇叔,又下定決心傳承之法不可在自己手中更改。

三皇子這段時間倒是安靜了許多,身上那股戾氣減輕了不少,臉上也浮現出了笑意。

這讓皇者稍感欣慰,三皇子是眾皇子中資質最好的,行事也有王者風範,隻是無盡海一行讓他受了些刺激,陰鬱了很長時間,見到親子能夠從往事中走出來,是皇者樂意看到的。

大晉雖說已是統禦北荒的一大神朝,但是比起其他頂尖勢力來說還是有所不如,底蘊太淺,要不然也不會死守一部經書不肯廣泛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