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23章 第二十三回(1 / 2)

第二十三回、論兒子政老鑽地縫、聖眷隆賈妃賞園

若是可以,若是這地上有個縫隙,賈政必定當即就鑽了進去,將自己埋得深深的,半點腦袋也不露出來!

林律竟是已經考了童生!還是頭名!今年還能再下場!

賈政略一算,這孩子當下才多少年紀,那他考童生時,年方又是幾何?

偏生林如海說及此事,像是家常一般絮絮叨叨說來,半點沒有炫耀之意,在賈政聽來簡直傷害到了極點。

再看看他家中的那個寶玉,平日裏被人誇讚成這個樣子,也不見有多大出息。林律自始至終冷眼旁觀,半點不曾說什麼,林家人也沒宣揚過。

真是丟臉啊!

“這孩子年紀小,書雖讀的不錯,字卻不算老成,唯恐將來於此吃虧。”林如海不經意間,又叫賈政會心一擊。

賈政早前百忙之中看過兩人的功課,見林律規規矩矩和寶玉一道寫大字,有時寫的還不如寶玉,故而將這二人看做差不多的水平。

如果多半時間都在讀書,必然是沒有這麼長的時間練字,當下字寫得一般,也是常理。然林律還比寶玉小一月,這個時候能寫這麼一手字,也不為差。

賈政掩飾住自己的尷尬,拱手道,“怪、怪不得,我就說林哥兒四書五經都通了,此番卻也可以下場一試。恭喜大人,得此佳兒。”

這樣的兒子何處去尋,賈政也想收一個當兒子,怪不得林如海眼也不眨就將人收了,記進宗族當嫡子!就說好些人家的養的兒子,十個中未必有一個這麼成器!

林律這孩子,必成大器!登科及第不在話下,又有林如海這樣的父親,將來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這怎麼就不是自己的兒子!

然賈政才稍微自我疏解片刻,林如海又不放過,還是那等輕飄飄傷人於無形,依舊是個操心老父的模樣,點點頭,又對賈政道:

“正是如此,我瞧著這孩子能讀書,隻可惜當下家中哥兒是有了去處,但玉兒每日悶在家中也不好,若是能叫玉兒去考,想必童生不在話下。”

此番賈寶玉比不過林律這個讀書的小子,也比不過在家中養著的黛玉,黛玉比寶玉還小一歲。

林如海也沒說寶玉不好,隻是作為父親操心一雙兒女,拳拳之心,要賈政也隻強顏歡笑,讚一句。

“祖上果然家學淵源。”

林如海又連連擺手,“謬讚了,也是她母親早年教的好,我見姑娘家學針線傷眼睛,也沒個打發時間的,請了先生混教著。”

混教著也比寶玉強,賈政已是不想再論讀書一事,這麼下去隻有更加自取其辱的份!便又問了其他事宜,再不提要寶玉和林家哥兒一處請了先生進學的事。

今日賈政見了林如海,下人們偷偷傳了信,說是老爺不太好,王夫人擔心是林家當下飛黃騰達,看不上公府,又擔心賈政氣出個好歹。

於是王夫人帶了元春,往賈政那邊去安慰,試探問到,“如何說?”

賈政恨不得直接將寶玉這個不成器的招來打一頓,

“還能如何說,這孽障不成器,我又有什麼法子!人家林哥兒都考過了童生,預備趁著聖上開恩,去考國子監,早前在咱們族學中,約莫是找不到去處,又不好推辭,才過來了。”

聽說林律已經考了童生,元春也驚了,又聽他是頭名,今年因為上京耽擱了下場,還要去考國子監。

元春曉得父親為何如此動怒了,他們榮國府的行徑,當真是可笑,那孩子在族學中進學時,指不定私下心中如何嘲笑賈府不學無術。

與寶玉一處時,想必也是笑寶玉繡花枕頭,見賈母一幹人等將寶玉誇的天上地下時,又不知如何。

□□國府也不能說林家有錯,不能說這孩子有錯,人家分明是謙虛,不將此事大作宣揚,也沒有拒絕來自長輩的好意,榮國府請他來學裏,林律也不嫌棄的過來。

況且林律除了課中睡覺和不聽講,並不與人眉來眼去,不幹不淨。

就連林律與寶玉鬧的那幾次,林律也沒說寶玉不學無術,隻要他莫要享樂,好生進學。

榮國府哪一個人能責備林家故意讓他們丟臉?林家分明是處處為他們考量!

賈元春隻得竭力安慰喪氣的父親,溫聲道,“此事也隻能罷了,當下寶玉也趕不上,今後不可再放縱,也叫他進了國子監去。”

想到童生,王夫人又有了想法,早前寧國府那邊為著喪事,連官都能捐,她問二人,“若說童生,能不能捐一個?”

賈政坐回自己的位置,狠狠瞪了王夫人一眼,是這耳根子軟,心腸也軟的母親,將寶玉慣壞了。

“不可!聖上已是下了令,今後生員,一律不許,況且買來的,又不能買了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