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穿書十二年(1 / 2)

紫禁城中,金鑾殿內。

兩鬢霜白的六旬老者手指蒼穹,說到激動處,唾液橫飛。

“私囤糧草,囤積居奇,這是意圖謀反!”

“妄為朝中百官之長,擁兵自重、私收民糧,丞相大人,你居心何良!”

他這聲討句句誅心,一時間滿朝皆寂,廷下百官各自戰戰兢兢。

都知道這位禦史大人向來看不慣丞相,三不五時呈個折子罵他幾句,可今日這私囤糧草之罪,可比往常那什麼逛花樓或者遲到早退嚴重得多。

若是皇帝順水推舟,給丞相扣個謀反的帽子,接下來要清算多少人,那可說不清了。

眾人心思各異,丞相本人倒無動於衷。

臉色未變,薄唇輕啟,江池淡然道:“禦史大人,隆興商會雖由本相創立,卻早在我跟隨陛下時就移交他人,如今已與我無關。”

“私囤糧草之事,恕本相未曾耳聞,若大人覺得不妥,大可呈交戶部,讓他們去查便是。”

“隆興商會乃是江南第一大商會,現今掌舵者曾是丞相家仆,丞相一句不知,就能推脫責任不成?”禦史大怒,“簡直一派胡言!”

江池擰眉,自知與他說不清,目光微閃,往百官之中望了一眼。

下一刻,戶部尚書出列跪拜:“隆興商會囤糧一事,為本官職責所及,各位不妨聽本官一言。”

“禦史大人監察百官、主管彈劾,未曾涉獵商事,想來並不知曉。商賈貿遷自來有之。禦史所謂囤糧之舉,不過是正常的買賣流通,禦史若是不信,大可問詢商賈,誰人不知隆興商會公買公賣、從不徇私,上繳的稅賦甚至能撐得起半個國庫?”

他原是因丞相授意,出來解釋一番,誰知越說越真情實感,滔滔不絕,幾乎把隆興商會近年的稅賦全念叨一遍,龐大的數字聽得諸位大臣咋舌。

這廂說得起勁,那邊禦史已然知曉,今日的彈劾恐怕又打了水漂,頓時氣得胡須翹起,跪倒在地哀哀道:“陛下明鑒!無論這些奸臣賊子如何分辨,私囤糧草也是事實!”

龍椅上的人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

江池垂眸,並不緊張,猜也能猜到這事如何收尾。

果不其然,皇帝沉默片刻,各自敲打勉勵一番,和稀泥似的,權當此事沒發生過。

江池並無話說,跪拜謝恩。

直至退朝,官員間的氣氛仍然有些微妙,不少中間派火燒屁股似的開溜,隻怕跑得晚了被打上某黨某派的名號。

江池倒無動於衷,抬腳往宮門走去,走到一半,戶部尚書匆匆趕了過來。

“相國大人,”戶部尚書作揖道,“今日這事——”

他欲言又止,偷瞄了眼江池的臉色,先是被他絕豔的容貌晃了下神,這才想起這位丞相現今不過弱冠之齡。

他拋下腦海中的雜念,委婉試探道:“楚朝開國也不過兩年有餘,竟有禦史大夫這般冥頑不靈之人,實在可悲可歎。誰知什麼時候,這天還要再變一次呢?”

江池瞥他一眼,神情愈冷。

倒也不算惱怒,隻是頗為無力。

就連他的親信戶部尚書,都覺得他有造反的心思,拐彎抹角地來試探?

“江某一生隻求為國捐軀,別無他念,”他淡淡道,“你隻管認真做事,別總摻和那些勾心鬥角。”

戶部尚書愣了愣,而後連連點頭,目送丞相離去。

紫禁城中,金鑾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