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不一樣的煙火(1 / 3)

《華國好聲音》總決賽的舞台,終於是迎來了蘇晨的演唱。

人們都在好奇他會唱什麼歌。

同時也在揣測著這次總決賽,誰會是最後的贏家。

蘇晨走上了舞台。

這下在場的所有人的安靜了,靜默了。

因為在這莊嚴而又神聖的《華國好聲音》的舞台上。

蘇晨演唱的時候,居然是穿著一身浴袍上場的。

簡直是震驚全場。

但是蘇晨卻並沒有在意,他淡淡的說道:“今天我要唱的歌是《我》。”

……

在對秦可卿這個人物的層層尋找中,《紅樓夢》中又一位神秘人物走進我們的視線,他就是北靜王。北靜王對於揭開秦可卿的真實身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一個令人不解的人物,他在《紅樓夢》裏兩次正麵出場,多次暗場出現。在他身上有太多的疑問,沒有人能解釋曹雪芹為什麼對他那麼珍愛倍至、讚賞有加?甚至還有人質疑,秦可卿發喪時,為什麼會突然出現北靜王這個角色?北靜王究竟是誰?他與秦可卿有什麼樣的關係?在《紅樓夢》裏兩股政治鬥爭的背後,他又充當了什麼角色?在他身後隱藏著一個巨大的政治集團,等待著我們的破解。

《紅樓夢》曆來被認為是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少有政治性的內容,盡管通過揭示,我們認識了北靜王這個人物在現實生活中的特殊身份,但也絲毫不影響《紅樓夢》的文學色彩。更何況,康雍乾時期,文字獄一度盛行,曹雪芹的家族雖然遭遇了種種磨難,但在行文上。也隻能把家族的苦難深藏於心中,更不敢涉及政治性的內容。《紅樓夢》的政治性又會表現在哪裏呢?然而事實上,卻不是人們想像得那麼簡單,北靜王這個角色的出現是有曹雪芹特別用意的。請繼續關注大型係列節目劉心武揭秘《紅樓夢》。

北靜王是有原型的,首先從北靜王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看,他說北靜王叫什麼名字呢?他說他叫水溶。那麼在清朝的皇家裏麵有沒有一個人叫水溶呢?沒有,但是有一個人叫永瑢,永是永遠的永,永字去掉一點,上麵一點去掉是什麼啊?就是水,第二個字永瑢的瑢是玉字邊一個容易的容,玉字邊容易的容把當中偏旁的一豎去掉,變成三點水,是不是就是溶解的溶啊?對不對啊?那麼《紅樓夢》寫北靜王的名字叫水溶。顯然就是把這個永瑢兩個字各去掉一筆構成小說當中這樣一個角色,這明擺著,水溶是從永瑢這個名字演化來的。那麼永瑢是誰呢?永瑢是乾隆的一個兒子,乾隆的兒子都是永字輩,那是不是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呢?說《紅樓夢》裏麵的水溶北靜王就是寫的是一個乾隆的兒子呢?又不是這樣的,借用了這個永瑢這個名字,各去一點。構成小說當中水溶這個名字,那麼實際上。這個角色的生活原型是兩個人物組合而成的,第一個人物。可以說就是永瑢,因為取用他的名字,把他的名字加以變化作為小說角色的名字,第二個是誰呢?是康熙的王子之一,康熙有很多個兒子,上幾講我們介紹過了。康熙的生育能夠非常之強,康熙的第21個兒子,第21阿哥叫做允禧,康熙的兒子過去在雍正沒有上台時候第一字都是胤,第二個字都是一個示字邊。字意都是吉祥幸福的意思,雍正上台以後呢,就保留他自己的胤字,其他的兄弟前邊的胤字都改成允許的允了,取一個聲音相近的字。那麼第21王子叫允禧,這個允禧這個人雖然他的輩分很高,他是康熙的兒子,就是他跟雍正是一輩的,比乾隆還高一輩,是乾隆的叔叔,那麼上一講裏麵我已經說過,從生活的真實到藝術的真實,基本上是把康熙跟他同輩的,在生活當中曹寅跟他同輩的,小說裏麵,是賈代善賈母他們是一輩的;再在往下捋的話,那麼雍正跟他一輩的就是曹寅的兒子曹顒、曹頫,這些人跟他是一輩的,那麼折射到小說就是賈敬、賈赦、賈政;再往下就是乾隆,他在生活當中就是和曹雪芹是一輩的,反映到小說裏麵,升華成為藝術形象就是賈寶玉,是這樣的輩分關係。那麼我們再捋一捋,允禧,他是這個廢太子的小弟弟,也是雍正的小弟弟是第21阿哥,他輩分高,但是他生得晚,因此他年齡實際上,應該和曹雪芹差不多,比曹雪芹略大,是這麼一個王子。這個人很有意思,這個人考察他的一生,他不問政治,表麵上不問政治,喜歡文藝,他自號紫瓊道人,又有一個號叫春浮居士,他留有著作到現在,如果你去找這個書,還可能找到,一本叫做《花間堂詩草》,他寫詩,還有一本叫《紫瓊嚴詩草》。那麼我說到這兒也可能有人確實有點不耐煩,說你是不是枝蔓,說得太遠了,還是直接說點和《紅樓夢》有直接關係的好不好?允禧,我隻舉一個例子,你就知道他和《紅樓夢》絕對有關係,這個人除了留下詩集以外,他還留下一個匾,這個匾現在還掛在咱們北京城,你可以去看,在哪兒呢?在什刹海後海,原來叫做中國音樂學院,現在還有一些機構還留在裏麵,據說逐步要騰清,就是在清末的時候是恭王府的,後麵的恭王府花園現在作為一個公開的讓大家參觀的園林了,前麵的恭王府的建築還沒有完全成為參觀點,但是裏麵一部分建築保存得相當完好,在恭王府的庭院裏麵,就一直掛著一塊匾,匾上寫了四個字叫做“天香庭院”,跟《紅樓夢》有沒有有點關係啊?有沒有點關係?“天香”兩個字我們多熟悉啊,“秦可卿淫喪天香樓”,是不是啊,那麼現在你還可以看這個匾,就叫“天香庭院”,雖然他沒寫天香樓。但是“天香庭院”也足夠我們玩味了,是不是啊?這個匾當然很奇怪,這個匾上沒有允禧的簽名,但是有他的一枚印章,這個印章和簽名具有同樣的效力,證明就是他書寫的。說這個什麼意思。就說明曹家在雍正朝遭罪以後,在他們的舊關係裏麵還有一些康熙朝的這些王子,對他們家比較好。暗中保護,明裏頭可能也接納,允禧是其中之一,他表麵上不問政治,他確實也沒有奪取皇位的野心,沒有權力的**,但是這個人在幾派的政治的搏擊當中。他采取一種中立的立場,而這個中立又不是真正的中立。用今天的話說,他具有某種人道主義的情懷,他總是同情被摧毀的一方,被打擊的一方,他總對那一方給予一些援助,給予一些溫暖,是這麼一個人。這個人物年齡比曹雪芹略大。他的形象啊,他的氣質應該就和《紅樓夢》第14回、第15回所寫到的北靜王是一樣的。而且這個允禧後來他的封號就是這個諡號為“靖”。就是過去王公貴族死了以後,皇帝會給他一個諡號,給他最後一個評價,用一個字,個別情況下可能用兩個字,多數情況下用一個字來蓋棺論定。他就是被定為“靖”,他的諡號就是“靖”,而且他後來封的是郡王,這個“郡”字和“靜”字也很接近,字音也很接近。所以從這些蛛絲馬跡可以看出來,生活當中這個原型和曹家關係是非常密切的,而曹雪芹寫《紅樓夢》像天香樓這樣一個具體的小說裏麵的一個建築的命名,和這個生活當中這個人物,都是有關係的,是有關係的。說到這兒,我必須把那個撂下的話茬再拾起來,因為有的聽眾朋友可能已經按捺不住了,說你剛才不是說了,還有一個永瑢,你現在又說允禧,允禧是和雍正一輩人的,年齡小,輩分大,你說的永瑢,這個永瑢他是乾隆的兒子,他不是孫子輩嗎?從允禧往下算不是孫子輩了嗎?你折算得非常準確,他們倆有關係,什麼關係?當這個允禧死了以後,他們家就絕後了。乾隆上台以後,為了維護皇族的團結,乾隆這個上台以後實行一個政策“親親睦族”,就是皇族之間由於他父親那一代,一直到他祖父那一代,兩代結下的仇怨太深了。所以他一上台就覺得大家都是親骨肉,要去親近自己的親骨肉,要以親愛的一種態度和原則,來對待自己的親骨肉。睦族,睦就是和睦的睦,就是一個宗族裏麵大家要和和睦睦地過日子,乾隆這樣做是對的,那個時候你不撫平前兩朝所留下的政治傷痕,你怎麼能夠鞏固自己的統治呢?你鞏固你的統治,首先要把上層團結起來,所以當時乾隆心很細。他發現他的一個叔叔允禧死了以後,家裏就沒有後代了,他就把自己的一個兒子,就是這個永瑢,過繼給這個允禧作為允禧的孫子,明白這個關係了吧,所以這兩個人實際上後來在同一個王府裏麵承繼同樣的爵位。因此這兩個人很顯然都和曹家有關係,這個永瑢雖然比曹雪芹小,他比曹雪芹年紀還要小,乾隆把他過繼給允禧顯然也不是偶然的、隨便的,很小這個孩子就到他這個叔爺家裏麵去玩兒過,應該也是一個喜歡吟詩作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