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攻打襄樊開始的時候非常順利。八月份,襄樊地區天降大雨,山洪爆發,洪水把樊城圍起來了。這個洪水淹沒了曹操派來救援襄樊的於禁的七軍,這就是所謂“水淹七軍”。那麼關羽趁著洪水,自己駕著船和於禁作戰,俘虜了於禁,殺了另一位很勇敢的將軍龐德,叫做“降於禁,斬龐德”,初戰告捷。這個時候守樊城的是曹仁,曹仁的決策是死守,同時曹操也派了徐晃帶兵來救。那麼這樣,襄樊戰爭在八月份以後,也就是關羽初戰告捷以後,就處於相持階段。一方麵是曹仁的守軍、徐晃的援軍,另一方麵是關羽的部隊,相持不下。那麼這樣的一個情況下,關羽就是進也不得,退也不得。因為現在關羽要拿下襄陽、樊城,僅有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從後麵派兵增援;一旦增援,那他的後方,也就是南郡這個地方就會空虛。關羽這個時候是猶豫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呂蒙馬上上書孫權說:機會來了。
呂蒙說,根據他的推測,關羽現在是猶豫不決的時候,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去忽悠關羽,讓他把南郡的部隊抽調到襄樊前線。那麼問題是,呂蒙忽悠關羽能忽悠嗎?能。呂蒙做了三件事情,或者說孫權這邊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個叫做“裝友好”,這個工作是呂蒙接替魯肅以後一到任就做的。因為我們前麵講過,魯肅和關羽兩軍相鄰的時候,魯肅是不斷做友好工作的,和關羽的部隊關係處得很好。那麼呂蒙接替以後,雖然心裏麵是想幹掉關羽的,但是表麵上他做得比魯肅還好,叫做“外倍修厚恩,與羽結好。”那麼在關羽這邊呢?他想原來是呂蒙延續了魯肅的政策,他覺得沒有什麼可懷疑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就是“裝生病”。呂蒙寫信給孫權說,說關羽現在之所以猶猶豫豫,沒有抽調南郡的兵力去增援襄樊前線,是害怕我呂蒙在他後麵插他一刀子。而總所周之,我呂蒙是一個身體很不好,經常生病的人,請將軍批準我現在宣布生病,回建業養病。孫權說好,發一封公文,不加密封的,召回呂蒙,也就是公開宣布呂蒙病重,回建業休養。這是第二步,叫做裝生病。
第三呢,叫“裝無能”。那麼這個不是呂蒙裝的,誰裝的呢?陸遜裝的。呂蒙從陸口回京口去“養病”的時候,這個“養病”要打個引號,路過了陸遜的防地。這個時候就像當年魯肅路過呂蒙的防地一樣,陸遜對呂蒙也有一番談話,陸遜說:關羽、劉備他們在南郡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威脅,這個時候將軍怎麼能夠回京口去養病呢?呂蒙說:哎呀,你說的是對呀,但是呂蒙現在實在病得太重了,沒辦法。陸遜說:好,將軍實在要養病,隻能讓將軍去養病,但是希望將軍見到主公的時候能夠跟主公說一下,現在是幹掉關羽的最好時間。為什麼呢?因為關羽這個人一貫就是自高自大、盛氣淩人,他剛剛降於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現在是他尾巴翹得最高的時候,我們應該在這個時候在背後捅他一刀子。呂蒙說:這個恐怕不行吧,你看關羽這個人呢,是很威武,很會打仗的,這個叫做有威風啊;關羽這個人剛剛在襄樊前線取得了重大勝利,這個叫做有威望啊;現在正是他士氣是正旺盛的時候。這個叫做有威力啊。關羽這個人不是那麼容易搞掂的啊。但是呂蒙到了京口見了孫權以後,馬上向孫權推薦陸遜接替我的職務。
為什麼要推薦陸遜接替他的職務呢?呂蒙說了三個原因,或者說三個理由。第一,他說陸遜這個人意思深長。什麼叫“意思深長”?就是意念和思考又深刻又長遠。他是一個有思想的人。第二點。陸遜這個人才堪重任。就是他的才能是足以擔當這個職務的。第三點,最重要的,是陸遜這個人未有遠名。就是雖然他是一個人才。他非常能幹,但是他沒有名氣,大家不大把他放在眼裏,關羽就更不會把他放在眼裏;而我們現在是要麻痹和忽悠關羽的時候,沒有比陸遜更合適的接替者了。孫權說好,就派陸遜接替你。
於是陸遜接替了呂蒙,到了陸口。一到了陸口以後,陸遜馬上給關羽寫信,這封信寫得是非常有文采,非常漂亮,文筆很好。因為陸遜是一個非常有文化的人,而且在關羽這些人眼裏陸遜是個書生。他就更加表現自己是個書生,寫了很漂亮的一封信,信裏麵主要是這四點內容:第一點是吹捧關羽。說將軍這一回在襄樊取得的勝利那是史無前例,他什麼韓信啊,什麼白起啊這些人根本沒有辦法和你關將軍比,太漂亮了。這是第一個內容。第二個內容呢,貶低自己。說我陸遜這個人是個書呆子,是個書生,不會打仗,也不知道為什麼主公把我派到這兒來了。不過也好啦,那不是就獲得了一個向你關將軍學習的機會嗎?請關將軍多多指教。這是第二個內容。第三個內容,表示祝賀。說將軍這一回在襄樊取得的勝利,我們江東這一邊都無不拍手叫好,無不拍手稱快。為什麼呢?盟軍的勝利就是我們的勝利嘛,我們的共同敵人是曹操嘛,我們很高興。但是,這個“但是”後麵就是他的第四個內容。假裝提醒。陸遜說,但是,曹操這個賊狡猾狡猾的,他是不會因為這樣一次失敗他就放棄的,他一定是會反撲、反攻的,所以呢,陸遜提醒關將軍的還是得提防著曹操,不可掉以輕心。當然了,我這都是書呆子話,請將軍自己考慮。實際上意思就是說,曹操他不會善罷甘休,他會增援的,你這兒也要增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