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日。
天空突然墜下一道燦爛的金色光芒。
落至半空時,金光突然散作億萬點,向九州大地各處急墜。
轟!
轟!
轟!
金光濺落在九州大地,使得方圓數裏地域,皆為之震蕩!
……
大秦,鹹陽宮。
“匈奴屢次犯我大秦邊境,更屠戮我大秦子民無數。”
“以臣愚見,此等蠻夷,應當除惡務盡!”
“正是,對付匈奴,當以摧枯拉朽之勢,絕之滅之!”
文武百官正手持笏板,站在大殿上,激烈地辯論著。
他們正在討論的,正是居於大秦北方的遊牧匈奴。
屢屢趁著秋收之時,進犯大秦邊境的舉動。
當今九州之上,群雄並起。
數不盡的國家,林立九州之上,多如牛毫星子。
萬國時代,從此開啟!
而九州之上,以秦、隋、唐、宋、明五國最為強大。
但除此五國之外,元、清、遼、金……等國的實力,也同樣不容小覷。
匈奴是一支以遊牧為主的國家,國土不多,卻戰力強盛。
便是大秦擅長作戰的猛將蒙恬,也對匈奴頗為頭疼。
然而,無論群臣神色如何激烈,身著玄紅帝服,頭戴冠冕的秦皇嬴政。
臉上自始至終,都不見半分波動。
更令人深感君威難測。
此時,除了淳於越為首的文臣隊伍之外。
其他臣子,都是主戰一派。
他們都是出身馬上平天下的家族。
能戰,便絕不和!
而淳於越見自己主和一派人單力微,急忙看向大公子扶蘇。
扶蘇瞧了一眼坐在高台上的秦皇,同時也是自己父親的嬴政。
明明父子兩人體內流的是相同的血。
可自記事起,扶蘇便少有在嬴政的身上,感覺到屬於父與子之間的溫暖。
他和嬴政,比起父與子,更像是君臣。
此時見嬴政不露喜怒,心思難測。
扶蘇心中忐忑,卻還是隻得硬著頭皮,上前一步道。
“父皇,大秦剛剛平定六國,眼下正是休養生息,百廢待興的時刻。”
“若是再出兵匈奴,大動幹戈,必會讓百姓重新陷入戰亂流離之苦!”
“因此兒臣認為,對付匈奴,應采取懷柔政策,而不宜強攻!”
扶蘇道。
淳於越在一旁不住點頭,神色之間,仿佛十分滿意自己教出了這樣一個“仁道”的皇子。
卻沒看見,龍椅上的嬴政雖然表情未變。
眼神卻已冷了三分。
“懷柔?”
一旁的蒙恬卻有些聽不下去了。
若是說出這番話的人是其他皇子,而不是扶蘇。
蒙恬早就要按捺不住破口大罵的衝動了。
“扶蘇公子可知道,匈奴這些年在我大秦邊境,燒殺擄掠,做過多少惡事?”
“一句懷柔,是對我大秦士兵的侮辱,更是對邊境無辜枉死的百姓的不敬!”
蒙恬字字如刀,聽得扶蘇一陣麵紅耳赤,說不出話來。
淳於越聽不下去了。
“蒙將軍,扶蘇公子說的不無道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戰爭,從來都不能真正地解決事端,隻會讓事態發展得更加嚴重!”
蒙恬與淳於越同屬太子扶蘇一黨,但一文一武,行事風格大不相同。
兩人時時產生分歧,更有數次,在朝堂之上有所爭執。
見兩人此時竟又在朝堂上爭執起來。
嬴政眉頭一皺。
而趙高則心中竊喜。
雖然嬴政嘴上不說,但他跟在嬴政身邊這麼多年。
對嬴政的心意,還是勉強能摸透兩三分的。
以嬴政的鐵血手腕,必定是主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