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言之這幾日忙前忙後勘察了京都的河渠以及農田河壩,心中也算是了有了大致所想。
最後她與黎錦惜商討了一番便就此定了下來,兩日之後簡言之的圖紙便交到了黎錦惜的手中。
貴人家的公子看的東西還是有些不同的,至少黎錦惜一眼便從筆峰,作圖手法上看了出來。簡言之就是當年讓他一瞥驚鴻的河渠圖的繪製者。
但即便如此,黎錦惜也毫無愧疚的沒向聖上稟明此事。
而簡言之在燕子居,滿心等著聖上的召見,可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直到她將圖紙交給黎錦惜的第三日,京都城開始傳出大壩重建,河渠修補的事以後。簡言之才知道,自己可能被賣了。
已經小半個月了過去了,林辭仍舊未曾出現,不知當真是忙的不可開交,還是故意避而不見。
不過很快簡言之就又有了新的機會。
國庫這些年本就不是很充裕,日前水毀的大壩與河渠全部需要重建,國庫裏的銀子幾乎所剩無幾了。
而被大水衝毀的村子還需重建,農田需要重新耕種。這裏麵又是大筆的銀子在往外流。
聖上下旨讓那些村子的村民自行修建房屋,自行耕種農田,就當朝廷欠著他們的,等日後朝廷有了銀子便撥給他們。
話是這般說的,可他們都已經成了難民,流落在京都的牆角,又哪來的銀錢讓自己重建家園。
怎麼辦,朝廷沒銀子,百姓沒災民沒銀子。總不能就讓他們繼續呆在京都城裏,吃著燕子居的粥,住著燕子居的粥棚吧。
大熱的夏季倒還無妨,還有幾個月就要入冬了。入了冬怎麼辦?沒地兒住,沒吃的,豈不是的死在這裏。
當今聖上也不是全然不管,他倒是想了個好主意,讓京都城的那些京官,各家都出點錢,變想吧這件事了。
京都官員雖多,但不是各各都有錢,有錢的也出不了多少,府上上上下下幾十口人,那不得睜開眼睛就是銀子。
李家倒是除了些,他們出的不多,世人都曉得這是李家在贖罪,可都覺得他們沒一點誠意,好歹是京都首富,拿的那點銀子還不夠幾個村子買種子的錢。
其中所以,簡言之在明白不過,李家早已是個空殼了,他們的銀錢全部拿去修了那個被水衝毀的大壩了。
如今能拿出來的這些,還是李不問賣掉了自己的首飾,和李樓城賣掉了珍藏的字畫換來的。
然而對於幾個村子的災民來說,這些都隻是鳳毛麟角。
最後簡言之自己找上了聖上。
“林辭這些時日替朕辦事,忙了些,世子妃這就有怨言了?準備找朕說理了?”
簡言之行禮,“聖上是君,世子是臣,世子替聖上辦事,臣婦怎麼會有怨言。”
聖上本是逗簡言之的,誰知她回答的這般認真,聖上笑了兩聲,又說:“說吧,今日特意找朕不是為了林辭,是為了什麼?”
簡言之道:“聖上英明,臣婦此番前來是為了京都城外被水衝毀的幾座村子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