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第69章 正文·五十九(1 / 3)

都以為裴硯淮說的晚點隻是晚一點,但節目放了大半他也沒來。

一班那夥人坐得渾身疼,看精心製作的視頻和表演看得眼睛發酸,該聊的趣人趣事聊完了不說,連薑瑜可能要表演這種重磅新聞都反複品味了不少遍,其中幾個叱吒風雲的男生要不是為她,早攜伴開溜了。

程風昀調整坐姿,手撐膝蓋,刷著奢侈品網站,挑著女生愛的物飾,抽空說裴硯淮這大爺估計和去年一樣,又不來了,從別地透完氣返場的邵旭晨回著消息,說肯定來。

“你這麼確定?”

“他不得看表演。”

“什麼表演?”程風昀看他,“他不是對表演不感興趣?”

“他對人感興趣。”

“誰啊?”

“老趙啊,”邵旭晨轉去群裏圍觀莫雅和易霖的言論大戰,懶散回,“他可是淮的偶像。”

“還偶像,”後兩個字屬實把程風昀弄笑,“老趙唱的那首情歌還沒從他腦子裏出去呢?”

“難,”邵旭晨漫不經心說,“他就愛聽老歌,尤其鄧麗君的。”

“那我看他聽夢龍比聽鄧麗君多。”

“他都喜歡,”邵旭晨繼續侃,“夢龍唱信仰,鄧麗君唱溫柔。”

程風昀笑,挺認同這話。

然後抵秦施楊的膝蓋,轉而和側頭的他聊別的。

兩人有聊到薑瑜。

指針滴答滴答轉,轉到後來,有個人總算應完酬推置完工作從偏門入場,坐到程母給她留的位置上。

她給薑瑜發的消息沒有得到回應。

此時,倒數第四個節目圓滿落幕,場下,程風昀給薑瑜傳遞了顧宛秋已到的消息,場上,穿著酷炫的舞者下台,來自高二年級的女主持上台,一大段優美話中,大家夥兒也隻挑著關鍵詞聽,聽到“趙衛剛”三個大字時男生的呼聲此起彼伏,等打扮帥氣正式的主人公上台後呼聲更是響徹雲霄,和他接觸過的男生全部給麵子地捧場喚名,第一排坐著的領導老師麵帶微笑地鼓掌歡迎。就像是年末最必不可缺的一個舞台,每個人都歡喜滿滿,歌曲前奏流淌,趙衛剛穿著全套深咖西裝,人高背直,常年嚴厲硬朗的五官比往日都要柔和。

“我操!是我隻在乎你!!鄧麗君的!”

“這首歌我前幾天還聽呢!”

“你說他老婆來了沒啊?”

“絕對來了啊!她不是每年都來聽老趙唱歌嗎?”

“我等老趙等大半天了,視頻我已經準備開始錄製了。”

“錄啥,到時候直接看學校發的視頻啊,完整版……”

對話從那頭竄到這頭,閃光燈在暗廳中逐一亮起,高一年級沒見過大陣仗,卻都紛紛追著一塊兒興奮不已地喊,而老趙不算特別標準的調、和原唱兩種風格的獻唱、深情款款的眼神、高潮處學生們不自控的大合唱讓後排的家長心情也跟著高漲起來,有種回到上個世紀的觀感。歌剛開頭,場內彌漫著談笑聲,讚歎聲,議論聲,後麵趙衛剛真情流露得多了,就變得安靜祥和,溫暖浪漫的歌詞映在屏幕上,一票人晃著雙臂揮舞手機,笑得燦爛而美好。

仿佛台上站著的人是自個兒最心之所向的偶像,可惜裴硯淮沒來觀看。

“偶像歌都唱完了也沒見他來啊。”

一曲閉,老趙在師生的叫聲裏衝著到場的妻子告白,程風昀則向邵旭晨閑閑講一句這。

邵旭晨有譜。

抬著二郎腿,笑了下,一副有耐心的公子樣,完後丟兩字兒:“不急。”

氣氛被調動,居高不下的喧吵。數不勝數的花樣表演幾乎都結束,壓軸出場的是哪兩個班都差不多知曉,攝影師到處移動切角度,燈光照耀高台,當男主持報幕的關於一班”的爆詞”流入耳內時,眾人情不自禁尖叫,尖叫中含著極度的期待和好奇。

尤其是對於微視頻的放送。

這太經典了。

過去兩年的大製作廣為流傳,校園裏名聲浩大的男女,在年末總以一種絢爛多彩的方式出現在vcr裏。一班擅長剪輯的人不算多,但質量絕對放心,那些被抓拍到的美好瞬間足夠吸人眼球,今年的視頻是從湛藍清澈的天空切入,前奏的輕音樂播放,白雲,微風,綠樹,操場,人流,校園裏共養的貓狗……角度慢慢翻轉,轉到空曠的教室,室內雜亂的筆紙書冊,地上散落的垃圾碎屑,敞開的書包,拚在一塊兒的課桌椅,桌角的碳酸飲料,純淨水,奶茶,黑咖啡,一樣樣的在畫麵中浮現。

音樂變輕,上課鈴響,長廊傳來成串的腳步聲。

再翻轉。

轉到了人。

從前後門陸續進的女孩們。

高一時期。

穿統一的校服,襯衫領帶百褶裙,長襪皮鞋黑發絲。這群女孩子,有的拘謹小心有的大方自信,有的明媚似陽光,有的清冷如月色,有的淡漠高傲,有的笑靨如花。她們擁有著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氣質,向鏡頭走近時,卻又協調無比。這些出鏡的人穩居三年尖子班,沒被超越替代過,也從不停止前進的步伐,名字常常出現在年級大榜中,是各科老師喜愛的對象,同級的人聽過她們,見過她們,所以當下造作出了不小的聲音。

不過這造聲的,大部分都是男生。

直到第二波人出現。

從後門進的男孩們,麵孔熟悉且稚嫩,也著統一的棕係校服。有人把它穿得規規矩矩,襯衫紐扣緊密扣到最上頭,毫無情感可言,禁欲範兒十足;有人穿出自個兒的風格,一方隨意灑脫驕傲,另一方則溫柔得體大方;有人明明隻是將就那麼一套,偏套出強烈的少年色彩,俊朗而陽光,囂張而坦蕩;有人把骨中的混氣隱入潔白襯衫和鬆垮領帶,眼眉深亮,帥氣輕狂,又自清明理。

這是那群人的高一。

台下歡嚷聲霎時變尖銳,視頻中的他們心情愉悅,側頭和別人講話的他轉正了頭,一抬眼,未退的笑意直直撞進前方的鏡頭,懶,痞,壞,直衝人心。

裴硯淮。

拍攝的時間不同,也沒有經過刻意安排,不過是將那些短暫的畫麵拚湊在一起,之後的每一幕都和配樂相襯,舞台上的表演者們彈唱曲子,屏幕中他們的身影在操場,球場,食堂,體育館,圖書館,藝術廳,化學室,物理實驗室等地閃過,隨著鼓點的變化,美好的瞬間一步步消散,接而過渡到緊張濃厚的學習生活。步履匆匆的青少年,熬著被習題堆滿的黑夜,熬著被分數支配的白天,熬著難度係數極高的期中期末考,熬著無窮無盡的壓力。

他們享受著無限的風光,又在高壓中艱澀匍匐。

而在後頭的高光片段中,有一個片段最讓人記憶猶新。

是南哲和另一所重高在市賽廳進行的辯論賽,主題是“性之善惡論”。兩校分別派了四人出戰,南哲的戰隊中,有一個比隊友低兩級的裴硯淮。

別校抽到“善“,南哲抽到“惡”。

古往今來,“善惡論”都是較為嚴肅也較為矛盾的一個論題,一半人因為家庭教育和自身所處的環境從始至終向善,一半人則與之相反,作惡並且從不向善,還有一半人生活在中間地帶,時而作惡時而向善。當時他們兩批人基於這存活在世界上的三者,相互為自己的觀點發表看法,正反方都提到了最讓人深思的四個點:環境因素,道德法律,欲望本能,利己利他。

在那近一小時的思想拉鋸裏,視頻獨獨截取了裴硯淮作為四辨總結陳詞的一小部分。他認為人天生就有關於惡的私欲,比如利己損他,惡是一種本能,它變成大眾熟知的善是因為受後期教育和約束的驅動,但並不是所有的惡果都能變成善食,那些被精心培育過的善果也未必都能開出善花。

十多秒的片段展播,高清鏡頭圍著他認真從容的臉轉,音響也被他的稍低的質感嗓音承包。這幀過,視頻緊接著變換到他在高二那年作的全英演講,談如何提高自主意識。格外標準的美式發音,相對成熟的麵部輪廓,台前的挺直身板,沉靜的側臉,被襯衫領貼蹭的脖頸,明顯的喉結,清淡的垂眼,這樣的他明明處處正經,卻透著星星點點的欲,像他,又不像他,琢磨不透且無從分析。

後續一班露鏡的人也分別在重要場合下“嚴謹”了一番,然後再在好的氛圍中魅力四射,其中較為難忘的是在本月中旬和浦萊進行的那場籃球決賽。采自官方放出的視頻,兩校持續的平局在最後關頭被裴硯淮投的壓哨球打破,五秒鍾,見證他從攔球到握球,從握球到轉腳往前方球架衝進,再從衝進到籃下跳投,閃電一樣的速度,他側腰的火焰紋身轉瞬即逝,腳落地的同時,球準確無誤地從籃網落下,砰地砸地!

南哲比分領先——勝。

後來他回身,同隊的球員反應過來齊齊向他湧,少年們額角的汗水滴落,眉目燃火,觀眾高分貝尖叫,裴硯淮在擁摟擊掌中,意氣風發地笑。

再後來,進度朝後推移,傍晚,天邊有一大片粉紫晚霞,散落在各個地帶的小團體歡呼雀躍,程風昀靠著籃球架和賀沁姿笑著講話,季子恒彎腰運球,鄭凝白綁著高馬尾同友人聊天,秦施楊把坐在地上的友人拉起身,邵旭晨暴扣進球,爽歪歪側身,與站在一旁的裴硯淮擊掌,兩人的側身高而瘦,對視著斜嘴笑時,朝氣蓬勃,風華正茂,彼時,由一班學生演唱的最後一首歌曲《不要說話》進入尾聲。像涓涓水流的尾奏,奏出的最後一個音,換來了全體一班學生的合照。

拍於九月下旬運動會結束的那天。

期中考結束的換班活動,除了一個自甘降班的秦施楊,沒有一個人從這個集體中離開,因缺了一個人而空出的名額,並沒有學生敢補上,所以這張合照和播送的視頻一樣完整。高三一整年都在荊棘叢裏度過的他們,經曆了無數場競賽廝殺和激烈角逐,彼此加速蛻變急促成長,但一起留存回憶時,臉龐都是當初的模樣。

前排穿運動風格衣服,以不同姿態比耶的女孩子;懶散地站在最後兩排,勾肩搭背的男孩子,夕陽的餘暉灑滿校園,淡弱的霞光籠在每個人的身上,靜態圖中的這群人沒有絲毫的戾氣,連一向愛冷著臉的季子恒都含了點笑,當真是時光未央,歲月靜好。

最後,屏幕中挨個出現的字眼拚湊成了兩行字,為這個長達十分多鍾的視頻作了一個最圓滿的句號。

———我們將把理想現實化,將為此奮不顧身跋涉千裏,永不停息,永不言敗。

———我們定不負己望,不負眾望。

……

一班所有的演出人員上台,鏡頭先掃過鋼琴旁的季子恒,掃過高話筒旁的鄭凝白,掃過高腳椅旁的賀沁姿,再掃過每張不容忘懷的臉,台下歡脫嚎叫,台上拉手躬身彎腰。

謝幕。

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這出大戲結束,眾人心裏幾乎斷定一班又將要在年末稱王橫掃各個第一,三班作為最後一個出場,運氣爆表,但被碾壓的幾率很大,除非負責人有足夠的設計靈感。可惜從過去兩場跨年策劃來看,三班並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觀眾們並不過分好奇他們的舞台。

但。

但無人能想到在班級微視頻裏,第一出現的,竟然不是具有引導和鋪墊作用的畫麵。

夏季,夕陽,喧囂的海浪,鬆軟的沙灘,落在有木棧道上的長影,咖色的平跟涼鞋,係了銀鏈的腳踝,細白的腿,被長黑t包裹的背影,隨著步伐晃動的直發。

走在鏡頭前的她。

她的手肘上掛了件灰色外套,慢悠晃了五六米後,停在一家店門口,她側過身拉門,順勢扭頭朝鏡頭看。

素淨立體的臉暴露出來,底下的躁動聲更為高亢——汽車轟一聲高鳴笛,引出第二批出鏡的人。

音樂《七裏香》的前奏恰時響起,捧著奶茶,穿著夏季校服的女生們一步步走近,場景轉換到校園,正片開始。

到底是高明之舉,一開始就把薑瑜的零碎片段拿來震場,她雖然名聲不好聽,但關注力和影響力數一數二,三班那群負責人自然懂這些,但前麵大部分卻沒有以她為中心,隻是應和音樂去播映一些點滴瞬間,她的出圈時刻會見縫插針地出現一小會兒。

這些出圈時刻除去常見的冷淡外,還有少數與之相反的難忘影像,比如在有異國情調的街上堆雪人,坐在餐廳裏看著側邊的阿爾卑斯山脈,在升起嫋嫋炊煙的集市吃小吃,在飾品店內玩賽車模型,在聚會上穿著紅裙對著聖誕樹許願,在大排檔內撐臉頰盯著對準她一人的鏡頭,在車上裹著毯子走神望窗外,在海邊的長椅上自然擺姿勢,在噴濺四射的煙花裏轉繞仙女棒,在裝滿彩燈的地方向麵前的人笑,那人沒露出什麼,隻露出了夾煙的右手,身前有白色的煙霧縈繞……

後麵,還有兩個在網上被瘋傳的視頻。

產出於今年六月末,那天像是在室內進行一場慶祝活動,露鏡的每個人都端莊漂亮,她身著淡紫色晚禮服,站在窗邊看著外麵的夜景,在她斜角處有一場盛大的煙火晚宴,煙花的形狀浪漫而唯美,陸續炸開的時候整片天空都被璀璨的花火占據,五顏六色的光亮撕破無止盡的黑暗,迅速占入人的心神。

市中心的大屏上以起舞的紫色蝴蝶做背景,豎著兩列英文——

“happybirthday”。

“myfavoritegirl”。

一句言簡意賅的祝福。

而在笙歌鼎沸中,她無征兆地轉身跑向別處,卷發晃,裙擺熠熠生輝地揚起,她跑得很快,鏡頭跟不上她,她越過拿著紅酒的人群,越過朝外張望的長輩,越過欣賞煙花的男女,拋下眾人獨自下了樓梯。

之後,樓下出現她的身影。

繁華落盡的地段,被霓虹燈照耀的街道,她提著裙擺,目的準確地往右前方奔去,那兒是片空曠寂寥的地帶,沒有擁擠的人群,沒有緊挨著駛過的車輛,有的隻是一個模糊的高直身影,一身深色係衣服,兩人的距離不停拉近,他慢慢轉過身,麵向她,風吹燈照,她毫不猶豫地撲進少年的懷抱。

與此同時,他摟住她腰,將她接住了。

……

第二個視頻,則產出於今年八月份。

海邊,薑瑜赤著腳,拿著數根被點燃的仙女棒走在沙灘上,鏡頭正對著她,她披著發,穿著紅色的細綁帶背心和牛仔熱褲,腿細長白嫩,右腿的蝴蝶紋身充滿了生命力,她的身旁是深藍色的大海與連綿群山,身後是閃著斑斕燈火的樓宇,那時天高海闊,人潮擁擠,不同年齡的人在海灘上漫步,他們在笑,在鬧,在追逐著奔跑,唯獨她不緊不慢地往前走,並肩的三兩名女性友人在和她講話,她側頭笑著回,模樣慵懶又靈豔,持鏡人在這時放大了她的臉,清脆喚了她一聲。

“寶貝,看鏡頭!”

她就轉正臉,帶著笑意看過來。

美麗,迷人,鮮活。

……

這些快速飛過的畫麵皆是從網絡以及她的ins和微博上摘取,除了一個知天知地的邵旭晨,眾人對真實的情況一概不明,不明拍攝者有多少個,不明她是和誰出行觀雪,又是對著誰笑對著誰發散魅力。他們隻會火熱地賞評她的美貌與風情,隻會加大力度重提關於她那段視頻的“戀愛緋聞”,隻會根據故事走向判斷她在視頻中或許是個被拉來串場的“花瓶”,並沒有過多點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