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 09·卜算(1 / 3)

需要護送的是一戶人家,總計有二十餘口人,包了兩條船。這戶人家的當家生在永州,南下經營數十年,攢下了豐厚的家底,年老之後懷念故土,因此決定舉家回遷,落葉歸根。

除了謝辭故與林凡他們還另聘了幾批人,其中最厲害的是一位鍛體期的修士,會些簡單術法,雖然隻能算入門,但對付強盜蟊賊綽綽有餘。

為避免麻煩,謝辭故隱瞞了修為,隻稱會些拳腳功夫。

眾人雖不熟,但各司其職,倒也相安無事。空閑時間,還在一起吹了不少牛。

經過半個多月的航行,船進入了永州。到了這裏,明顯感覺氣溫與濕度都高了不少。

永州雖位置偏北,但東海暖流使它具有了不遜於南方的溫暖,而北麵的暘山將豐沛的水汽擋在永州平原,使得這裏降水充足。種種地理條件,使得永州水草豐茂,四季如春。豐富的水利,也帶動了水運與商業,使得此地頗為繁華。

他們如今走的正是莫家弟弟的船失去音訊的路線,但這段水路看起來風平浪緩,並不像容易出意外的地方。船上船工對謝辭故描述的事故也並沒有印象。

一路下來頗為順利,遇到了幾波蟊賊,但都被護衛三兩下打發了,未打擾到主人。

到了目的地,對這趟旅程很滿意的主人家給每個人都封了紅包。

告別委托人後,林凡第一件事便是去商會領了報酬,本是三十兩,抽成後還剩二十二兩,再平攤到花費的二十七天,兩個人一天不到一兩,這份收入對於花銷不低的他們來說並不算豐厚。

林凡照舊去醫館給謝辭故配了新一月的藥,中間他們關於吃藥有用與否的拉扯便不再細說。

走出醫館,林凡裝模作樣地問道:“你還有沒有事?沒有我們就去找新的活兒。”

謝辭故會意,借機說道:“那莫家弟弟不就是在永州出的事嗎?來都來了,我們不妨多留幾天,找一張線索,如何?”

有了台階,林凡就坡下驢:“既然你這麼堅持,那就留半個月。半個月找不到我們就不管了。”

“全聽你的。”

林凡臉一拉:“說得好聽,真全聽我的就碰都不要碰這件事。”

謝辭故暗地挑眉:哎呀,可不是他說要來永州的。

不過想到說出這話,要麵子的林凡定矢口否認,他便沒有辯駁。

……

給莫家兄長捎消息回去的人隻說了船隻出事的大致地點,兩人沿河道各大渡口打探了一天,終於在一處漁村探聽到了消息。

正在補漁網的老漁夫對他們提到的事表示有印象。

“半年前出事的船?確實有一艘!那晚雨急風大,可能是舵手眼花了,轉錯了向,船撞上山崖,直接翻了。當時全村的男人都去營救了。”

“有沒有活下來的人?”謝辭故追問。

老漁夫神情古怪:“這事兒說起來也邪門兒。那個地方的水不深,也沒暗流,就算船沉了也很好逃生,但就是沒一個人活下來,好像有水鬼在收人一樣。村裏水性好的小夥子們忙到半夜,撈上來十三具屍體。年輕人累得睜不開眼,是我幫忙數的,就是一十三人。結果——”

說到此處老漁夫言辭變得猶疑。

“結果怎麼了?”

他用力抽了一口煙才繼續說下去:“結果第二天,河灘上隻剩下十二具屍體。他們都說我老眼昏花數錯了。他們瞎說!我雖然老,卻不糊塗,二十以內的數我還是記得清的。”

本來正常的事,突然變成了鬼故事,林凡聽得心下發毛。

“少掉的那屍體有沒有什麼特征?”謝辭故想確認是不是莫家弟弟。

“當時昏天黑地的,最多分個高矮胖瘦。我就記個數,也認不清臉,不知道少掉是哪一具。”

謝辭故提出合理化的猜測:“那個人會不會並沒死,隻是暈過去了,醒過來後自行離開了?”

老漁夫點點頭:“這個我也想過。可能是船沉的時候有空腔,他在裏麵撐了不少時間,這才活了下來。”

除了這少掉的一具“屍體”,謝辭故還注意到了另一件事:既是回程,那船上肯定裝了貨物,按莫家弟弟的商船大小,十二名船工隻夠維持空船的運轉。這不是做大宗生意該有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