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陸順被老支書看穿了心思,也就不再兜圈子,懇切地說:“劉支書,你的心情我很明白,也是看不得村民再受窮了,是想他們過上好日子。可我還是想請你老注意,萬一,我是說萬一,萬一養雞場沒賺錢反倒虧損了,那窮戶子隻怕遭不起喲。我不是不信任你老,可這關係到全村人切身利益的事,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啊。其實真正初期投資也用不著太多的錢,就讓那些困難戶子先緩緩,好吧?”
劉支書雖然是老黨員,可多少有點迷信忌諱,這還沒開始就不停嘮叨什麼虧啊虧的,聽了就不吉利,心裏就冒火,但還是顧及這年輕黨委的麵子,也估計怎麼在村裏的威望怎麼也比這小後生高吧?強笑著說:“嗬嗬,到底是知識分子,哪個未雨啥、啥綢繆在先啊。也行,反正我們村裏做了大動員,都很踴躍,一些窮戶子也不甘心落後,都在籌錢呢。既然楊黨委有擔心,那你就去給他們說說,困難戶子是哪些我們心裏都有數,他們真不放心我們村裏也不勉強。”
有了劉支書的話,楊陸順就急忙去了幾家困難戶子,其實他們也不怎麼放心,那年頭搞人民公社搞大食堂遭的罪仍舊記憶尤心,這不真正關心他們的楊黨委都建議他們不投資,那還有不相信的呢?老胡家出於對楊黨委的感激,還把楊陸順的擔憂及建議添油加醋地四處宣傳,有得幾家人鼓噪,漸漸村裏人也心不安了,哪怕村委會的老支書說得那麼有鼻子有眼的,可也禁不住心頭的疑慮,畢竟是自家的血汗錢啊,真要成了沒話說,萬一虧了怎麼辦?村裏也有明確說法,賺了大家分、虧了大家攤,真要血本無歸連個討要的地方都沒有,所以都抱著觀望的心態不交錢,等村委會上門集資時,都振振有辭地說:“人家楊黨委是大學生,見識比你們廣,他都在勸某某家不交錢,肯定是看出了問題。那我家也不交了,要交大家都交我才交!”
好家夥,這就象流行感冒一樣,不多會就傳遍了村裏,而且越傳越邪乎,說什麼的都有,搞得人心惶惶,就連先前交了錢的也吵鬧著要退款,把劉支書等村幹部攪得不得安生,再怎麼勸說甚至命令也打消不了村民們的擔心了,一時間養雞場的籌備陷入了停頓。村幹部們在會上都說本來搞得好好的,也不知道鄉上楊黨委是怎麼說的,搞得大夥都害怕了,這不交了錢的要退,沒交錢的更是不交了。劉支書知道是自己低估了楊陸順在村民中的威信,畢竟的代表鄉政府的領導嘛,後悔也來不及了,可話又是自己說出去的,怎不好去責備楊黨委吧?老頭心一橫說:“我在兩天被他們吵得幾宿沒睡好,要不張村長去找衛書記反映反映困難,請鄉上出麵做工作了。”
張村長二話沒說就去鄉上找衛書記反映情況,直是把責任全推在楊陸順頭上:“衛書記,情況就這麼個情況,本來好好的,都有三十幾戶交了錢,沒想到楊黨委在後麵打破,搞得我們前期做的努力全白費了,交了錢的戶子天天圍著老支書吵鬧退錢,還傳些不好聽的話,那老支書都氣出毛病來了!”
衛書記不禁大怒,當即跟張村長一起去了新平村,果然還有一些人在村部裏吵鬧著要退錢,衛書記問:“你們既然開始交錢了,就知道辦養雞場是村裏的好點子,怎麼又反悔了呢?”
一個婦女說:“我們開始在相信村裏的話,可後來有人說鄉上楊黨委說了辦雞場會虧,很多人原來願意交錢的也不交了。我開始以為是有的戶子不願意交錢造謠,可四組老胡家指天發誓說是楊黨委親自上門說的,那我就信了,楊黨委雖然年輕,可他是大學生,又一心為我們村裏人好,我肯定信他的了,這不就來要錢的來了。”
衛書記又問了幾人,再又走訪了幾家,得到的回答如出一轍,心說楊陸順你走群眾路線蠻裏手嘛!一臉鐵青地回了村部,擰開大喇叭就喊話:“各位村民,同誌們,我是衛家國,新平鄉黨委書記。現在我正式告訴你們,村裏辦養雞場是通過了鄉黨委會研究決定後才準備籌辦的,政府是大力支持你們搞活經濟,走發家致富的道路的!你們村的養雞場一定會辦起來,也一定會給大家帶來好收成,不要相信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的話,你們要相信鄉黨委、鄉政府、村委會做出的慎重決定!所以我請廣大村民們同誌們把心放進肚子裏,一心一意地跟著村委會的步調,把我們新平村的養雞場辦起來,通過我們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和辛勤勞動,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我,衛家國在此保證為新平村提供政策上的技術上的資金上的絕對支持,一定要讓大家富裕起來!我再次聲明,請廣大村民同誌們相信黨委政府,不要受流言傳語的欺騙,請大家積極踴躍地到村部交款。”
我們的楊陸順卻正在縣委宣傳部開會,根本不知道新平發生了如此大的變故。等他會議結束回新平時,等待他的是什麼呢?我們下章接著看。
(本文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