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五的純利潤?”楊誌明笑了笑,然後說道:“目光短淺。”
“怎麼講?”劉承俊疑惑道。
楊誌明笑了笑,說道:“給我帶個話給他,就說我送他一個財富,就是不知道他敢不敢收?”
劉承俊一愣,然後笑著說:“相信林文倫不會讓您失望的。不過,先生,還需要您留下您的聯係方式。”
楊誌明攤了攤手道:“我可沒有名片,不過,如果沒有意外,我明天這個時間還會來這裏,我希望能得到我想要的答案。”
劉承俊一愣,點了點頭:“好的,先生,我會轉達您的話的。不過我不保證他會不會來。”
楊誌明神秘的一笑:“他一定會來的。”
……
林文倫最近很煩,是的,很煩,也很鬱悶。
想他堂堂港島最著名的理財專家居然能到現在沒有人聘用的地步,真是可笑可悲。
林文倫原來在一家基金公司上班,在一般人眼中,林文倫是一名優秀的理財專家,客戶總是喜歡將自己的餘錢交予林文倫打理。林文倫也一直不負他的那些客戶對他的期望,將對方的錢安排的很合理,每年都有10%的收益。
其實林文倫真正的工作便是金融投資手,他比較擅長各類投資。其實說起來林文倫這麼出名還要得益於85年到87年。
從廣場協議到黑色星期一的三年裏,林文倫不知道為客戶們賺了多少錢,因為這,所以他出名了,成為了金融圈子裏很有的名氣的投資手之一,可是,名是有了,但是錢卻都被別人拿去了。
按照公司協議,投資手擁有公司所獲得利潤的百分之一,也就是說,公司獲得一個億的利潤,那麼他獲得一百萬的獎金,這樣的收入讓他感到瘋狂。可以說他為公司創造出了最大的價值,培養了一顆參天大樹,獲得隻是一棵小草。這讓林文倫很不滿,憤而辭職。
在辭職之後,林文倫又找了一家公司,提出了百分之五的純利潤的要求,公司鑒於他的名氣和本事答應了,可是就在前段時間他所在的公司遇到了問題,因為日本經濟因廣場協議開始頹廢、黑色星期一讓日本股市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林文倫想要進入日本股市,賺上一筆,可是公司卻沒有同意,而是參與了另一個行動,可是最後失敗了,公司情報出現錯誤,損失慘重,當公司完全從股市退出來的時候,剩下的資金僅僅隻有原來的百分之三十。
同一天,整個公司其他各處的操作手反饋回的消息,這一次他們公司損失慘重,初步估計,損失了近10個億,公司麵臨破產的危險。
林文倫期待著公司能好轉,這樣他們就能有充足的時間來重新讓公司振作起來。正當林文倫為公司以後的出路絞盡腦汁的時候,他收到了一封信。當他拿到那封信的時候,他至今也不敢相信,他為公司工作了近十個年頭,前前後後賺了近7個億,自己的實力自認為在公司敢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如今他卻被辭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