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港島,我來了!(1 / 2)

19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日本製造的產品充斥全球。日本資本瘋狂擴張的腳步,令美國人驚呼“日本將和平占領美國!”

美國許多製造業大企業、國會議員開始坐不住了,他們紛紛遊說美國政府,強烈要求當時的裏根政府幹預外彙市場,讓美元貶值,以挽救日益蕭條的美國製造業。更有許多經濟學家也加入了遊說政府改變強勢美元立場的隊伍。

而就是在1985年9月,美國財政部長詹姆斯貝克、日本財長竹下登、前聯邦德國財長傑哈特斯托登伯、法國財長皮埃爾貝格伯、英國財長尼格爾勞森等五個發達工業國家財政部長及五國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幹預外彙市場,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秩序地下調,以解決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因協議在廣場飯店簽署,故該協議又被稱為“廣場協議”。協議中規定日元與馬克應大幅升值以挽回被過分高估的美元價格。

廣場協議之後,在美國政府強硬態度的暗示下,美元對日元繼續大幅度下跌。

“廣場協議”,揭開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也揭開了了財富盛宴的開始。

雖然現在,已經裏“廣場協議”好幾年了,但是“廣場協議”對日本經濟則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因為,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對日本以出口為主導的產業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為了要達到經濟成長的目的,日本政府便以調降利率等寬鬆的貨幣政策來維持國內經濟的景氣。從1986年起,日本的基準利率大幅下降,這使得國內剩餘資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產等非生產工具上,從而形成了19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經濟。

1990年4月,大藏省頒布《土地融資限令》,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幹預,隨之引發泡沫經濟崩潰。經濟泡沫在1991年破滅之後,日本經濟便陷入戰後最大的不景氣狀態,一直持續了十幾年,日本經濟仍然沒有複蘇之跡象。這被日本國內稱為“失去的十年”。

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可以說隻要進入日本股市操作,基本上就不會賠,更可靠他還有一個天大的作弊器。

第二天一早,楊誌明和楊建國便坐上了去鄂東省的火車,然後由鄂東坐飛機去港島。

現在已經是8月了,楊誌明隻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能夠在日本賺錢,之後便要趕回來進入國內股市。

港島啟德機場是港島唯一的民航機場,位於九龍的九龍成區,是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國際客運量曾名列全球第三,而貨運量更是全球第一。然而極為繁忙的啟德機場卻是一個坐落於市中心的機場,隻有一條跑道,周圍更是高密度樓房,空間非常狹小。因此不論何時前來,看到這裏都是熙熙攘攘的、人來人往的。

此時,港島迎來了兩個客人,一大一小,中年男子很普通,不過小孩子卻是很可愛。

兩人自然便是楊建國和楊誌明兩人。

一直以來,楊誌明對於港島都是頗多向往,不是因為他的繁華,不是因為他的名氣,而是因為他的傳奇,楊誌明想秦陽看看這座曆經滄桑、充滿傳奇色彩的城市。

香港,本為中華優良的深水港,曾被喻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不惜以鴉片戰爭來從滿清政府手上奪得此地,以便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從而展開了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