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1章(1 / 2)

“我得去找個寺廟拜拜!”張有誌躺在床上恨恨地想著。

張有誌名字叫有誌,父母給他起名的時候可能沒有想太多,就像每個人對孩子都有個美好的期望,然而這個期望孩子自己並不知道,說來就來了,一聲招呼都不打。一次喝多了張有誌問過自己父親,父親的回答感覺說得通,又很莫名其妙。

“還不是因為你。”那時候父親也喝多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感覺生活變得異常坎坷,可能從來也沒順過,隻是之前沒有那麼在意。這幾天上廁所連續摳破紙,這個他忍不了,指甲蓋裏都……“必須要去了,要找佛祖聊聊天,事情必須要解決!”

張有誌其實是想去雞鳴寺的。南京太遠了而且那邊隻管姻緣,姻緣是小事犯不上去麻煩別人,而且找和尚問姻緣,和尚自己都沒有怎麼幫你?這事想想都不靠譜。生活本不該如此,他想知道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頂著不一樣的麵孔有著不一樣的思想,張有誌認為自己是特別的,每個人都應該是特別的。書裏的故事都像是在說自己,歌詞裏念叨的也是自己,甚至連星座解讀都能套在自己身上毫無破綻,像是窺探了自己的生活,這不對。所以要找個懂得更多的,能一次搞定就不要再跑第二次,張有誌不喜歡麻煩別人。

雍和宮,因乾隆皇帝誕生於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牆,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特派總理事務王大臣管理其事務,並成為清政府掌管全國藏傳佛教事務的中心。雍和宮是清朝中後期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上麵這段是百科裏看的,張有誌很滿意。能誕生皇帝的地方肯定是有點東西的。“連皇帝的事情都能解決,我這點雞毛蒜皮還不是手拿把掐的。”想到這裏張有誌像是找到了目標,晃著腦袋就出門了。北京的冬天還是有點冷,雖然跟東北不能比,但是感覺上很不一樣。在東北的時候外麵套個大衣隻要把風擋住隻露出眼睛,那冷的隻有眼睛。北京不行,北京需要從裏到外的發熱才能讓自己感覺上暖一點,跟穿什麼衣服無關。風太大,滿大街都是僵硬冰冷的廢話。

“淦!忘了帶手機。”張有誌開始煩躁了,這不是一個好的開始。

現如今如果身上沒有手機,就像是丟了一半的自己。說不清是靈魂還是□□,反正另一半留在了家裏,不知道像這種情況的不完整還能不能見到佛祖。佛祖不用手機,問題應該不大。地鐵時間有點長,張有誌混了個座,渾渾噩噩的看著地鐵上擁擠的人,大家努力的站得筆直。有座的人比站著的人更有優越感,但是張有誌沒有手機,這讓張有誌坐得很不舒服。張有誌想起自己小時候,每周從村裏坐著滿是油灰味道的大巴車到鎮裏上學,車上滿滿當當的都是人,大家約著一起去鎮上買點什麼東西,辦點什麼事情,三四十歲的大姨和周圍的小夥子說著葷話,剛結婚的小媳婦看似很拘謹,裝作什麼都不懂的瞪大了眼睛聽著,說到開心的地方滿車人哄堂大笑,小媳婦笑起來尤其好看,跟其他人都不一樣。大巴車開得飛快,車上顛來倒去的大姨一把抱住小夥子扭頭衝著司機大罵:“狗東西開慢點,趕著投胎去麼。”老爺們兒咧著後槽牙哈哈個沒完,小媳婦低著頭不說話,臉紅紅得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