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事隻能從皇帝身上下手,讓他曉進退,知分寸。皇帝自己主動提及,那可就免了一大堆麻煩事兒了。
可惜皇帝不懂事啊。
連綠帽子都能忍,卻不知道已立危牆之下嗎?設了這麼大一個局,看來有人不知趣哦。
“父親!”
正當桓溫暗暗思索的時候,一聲清脆童聲叫喚傳來,一個隻有小男童跑了過來。
正是幼子桓玄。
別看著小娃娃才四五歲,但極為聰明伶俐,桓溫在諸子之中最喜歡他了。
“玄兒,今天為父讓你看到的一切,你都記住了嗎?司馬家永遠隻是墊腳石,而天下一定要被桓家所掌握,明白嗎?”
桓玄的小腦殼,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桓溫走到了大殿之上,望著那金光閃亮的龍椅,緩緩坐了上去,一臉的自在。
這個位置,早就該由這個屁股坐了。
這六年來,晉國似乎迎來了南渡以來第一位明君。可誰又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桓溫。
這段時間以來,桓溫抑製朋黨,改善吏治,重視民間疾苦,改善教育,使晉國經濟民生恢複了正軌,百姓們把這裏當成了樂土。
但有件事情,桓溫難以忘懷。
金光殿牌匾上刻著血與淚。
“勿忘北伐之誌。”
幾個大字,寫滿了這個時代的悲劇,或許是有人該終結這一切了
翌日,皇帝被廢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理由。
桓溫宣稱皇帝膝下三子皆非皇室正統。
無正統,無所出,不能繼承大位,所以就廢了。
很多大臣都摸不著頭腦,為什麼一向沉穩的大司馬會用這種理由,因為這個理由力度不夠,就算皇帝這一脈無正統,也可以先立子侄,不應該廢帝。
隻有昨日在金光殿的寥寥數人,清楚這是為了什麼?
這是嫌羞辱還不夠呢,綠就要綠的更狠!
當然知曉內情的,很快也被封了口。有些東西,他們確實不該知道,哼哼。
當天中午,曾經的皇帝司馬奕在層層刀鋒之下,被逼著走向了牛車。回首望了眼皇宮,這是最後一眼京師繁華。再回頭或許已經走到了人生終點,末路的君王在終點等待他的是什麼?不言而喻。
在一片肅穆中,新皇登基。
桓溫冷笑著。這位新皇帝總該懂事點了吧。遙望北方,翹首以盼,天下在自己的手中真正一統。
同年一顆帝星落下,而它原來的位置,閃耀著紫薇光芒。
政局如此反複二十多年,天地之間總是透著股邪氣,其中大奸大惡之輩輪換著上台。可他們懂驕奢淫逸,也懂世家、士族之間的爭權鬥勢,就是不懂如何清明吏治。
民生更苦了,而晉國也在風雨飄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