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神啟之戰(2 / 3)

再加上啟帝深謀遠慮,未慮勝先慮敗,在西征之前,便已提前在東西大6的交通樞要之地,借險地利修築下第一雄城——山河關。在西征軍退守山河關之後,神族兵鋒屢屢受挫於山河關之前,不能寸進,傷亡越來越是慘重,全盛時的十五萬兵馬折損過半,僅餘不到七萬。當然,死的絕大多數還是神奴,憑著“神紋回路”轉移生命力,除非神民遭一瞬間擊殺,否則依舊可以憑著犧牲某個神奴換回一命。

眼看著戰局開始逆轉,啟國即將大舉反攻之際,一個人數僅有十三人的神使團親臨啟國抵禦神族兵鋒的不倒雄關之前,率領七萬神族殘軍,合聲唱響禱文。

近七萬人的合聲恢弘壯闊,激蕩長空,滾滾音波到處,竟然在虛空中布下彌覆地的無窮神紋回路,仿佛無數流暢繁複而又自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壯麗優美的筆觸,在虛空中勾勒出一尊光輝巨神之像。

就算不用眼睛去看,任何生靈也能感受到無盡神威散出來的威懾,如此巨大、如此浩瀚,直上蒼穹摘星拿月!

人類於斯,隻是塵埃一般的螻蟻!

靠著七十餘年間無數神民不分晝夜,全身心的奉獻與祈禱,以及在此戰中殞命的無數神民神奴為祭,神族終於凝聚出屬於自己的真神,並憑著“神紋構裝”的神奇力量,讓神以近乎完美的姿態降臨人間。

“汝等,有罪!”

幽深似淵而又燦若烈日,冷漠得毫無半點情感可言的眼神俯瞰蟻窩一般的山河關,巨神舉掌向,直抵外,穹為之搖晃,地法則為之鼓蕩共鳴。下一刻,巨神之掌帶著五枚燃燒著恐怖隕焰的隕石以滅絕一切的威勢從外降臨,直向山河關砸落。

而回應巨神之掌的,是一道衝而起,渺卑微而又無懼無悔的凜冽刀光!

一刀之下,巨神由億萬恢弘神紋構成的中指竟遭庖丁解牛般的瓦解崩潰,連帶著讓一枚隕石失控砸向神族大軍近側。神族身在平原,毫無屏障,雖已撐起神聖庇護,但仍因此而一下死傷了四五萬人!

力將決死一擊創下以人傷神的匪夷所思戰跡,讓神族的兵力與信仰飽受一次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然而一擊之後,力將也力竭而墜,而餘下四枚隕石已然攜著巨神的無窮怒火轟然命中山河關。

沒有慘叫,沒有求饒,沒有逃竄,在一眨眼間,城內的十八萬軍民連同這座不滅雄城就變成了一地燃燒著烈焰的廢墟!

好在早在半日之前,啟帝已從啟國占卜師處提前得到大凶預警,事先已盡可能疏散城內民眾,將許多菁華人才撤出調走,並安排了一係列對策。

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力做出最妥善的安排之後,啟帝自己卻選擇了繼續留在城內。年邁的啟帝,最終拄著自己的隨身佩劍,在四枚隕石連環轟擊的地動山搖之中始終屹立如山,不倒不晃,直到隕石引的熊熊烈焰將自己與城內不及撤走的十八萬軍民一起徹底化為灰燼!

力將雖力竭而墜地,但好歹沒有受到隕石的正麵衝撞,在混亂中被啟帝事先安排的修士與武者拚死救出。而巨神在出毀滅性的一擊之後,也因耗盡了積蓄的神力而重新隱去。

神族大軍僅餘不到兩萬人,其中神民三千餘人,而且人人因剛剛合頌“神降禮讚”而身心俱疲,然而三千神民卻迫不及待地抽取殘餘的神奴的生命力與精神力恢複自我,在又付出一萬多條人命之後,三千恢複巔峰狀態的神民瘋狂直撲還在盛燃烈火的山河關廢墟,開始一場不死不休的趕盡殺絕!

他們信奉的無上神次屈尊而顯聖於世,即在萬眾矚目之下遭一個卑微凡人斬斷一指,這是何等奇恥大辱。僅僅對神不敬尚需萬死以償,何況這等傾盡五湖四海,淹沒濁世都不足以衝刷洗淨的褻神之罪?在讓力將這個萬惡妖魔得到應有的罪罰,並將包括自己在內的任何目睹這褻神一幕的罪人都徹底滅口之前,他們再無任何其他存在意義可言!

當一身火燒火燎的神族殘軍穿過山河關廢墟,再連續破解啟國修士沿途布下的迷陣障礙,又經過一兩夜的急行軍,眼看著即將追上還未能走遠的啟**民時,卻莫名遭遇從崇山密林中衝出的一股凶猛獸潮。當好不容易殺出重圍,人數卻已銳減到不足兩千的神族大軍鍥而不舍地繼續追殺時,卻現一群背生羽翼的怪人已將他們的追殺對象從一處絕地接走,而等待著他們的則是一個挖空了地底而造成的巨大陷阱……終告全軍覆滅!

原來道師自二十年前率一眾弟子遠走十萬蠻山,期間繪製蠻荒地圖,辨識記錄無數物種礦產,又結交許多異人族,傳播啟國文明與修行之道,有教無類,廣收弟子,甚至不乏許多經他親自啟智的荒獸。其中一隻資質最好的蒼狼甚至於十數年間成功化形成人,從此奉道師為再生恩師,又自號獸尊,有號令萬獸之能。

自啟國西征之後,道師又算出啟國大禍將至,遂動一群包括異族、妖獸在內的弟子,以及結盟的異族來援,其中就包括擅長飛行的羽人族與擅長挖掘地穴的地靈族,這才得以在山河關覆滅之後保住一眾啟國英傑不失。

神族先遣兵團雖已盡墨,但後繼的神族兵團已然源源不斷而來,誓要一舉盡滅啟國!

由於神族以成功凝救真神,在一擊滅城的“神降禮讚”麵前,啟國根本沒有任何堅城要寨足以抵擋,故在道師、力將的竭力組織安排之下,啟國足有六成以上軍民在神族後繼大軍到來之前棄城離鄉,化整為零,帶上一切能夠帶走的物資,在道師聯絡的異族人協助下疏散入十萬蠻山之內。

期間,一名全身皮膚大麵積燙傷,體無完膚,散惡臭的少年找到力將,將一柄劍獻上。這位少年正是山河關覆滅之後,唯一一名跳入城角深井,又因力將一刀而使得隕石轟擊漏過該區而得以生還的幸存者。而他所交給力將的,正是啟帝遺下的佩劍,此劍被後世稱為啟帝劍,乃成皇道之無上象征。

十八萬啟**民的死氣與怨念,將少年的眼眸渲染成一種仿佛地獄深淵般的漆黑。將十八萬同胞的血仇深埋心中,與十八萬英靈怨魂同在,此身所在,即為地獄。這位以萬鬼為名的少年先跟隨力將,後師從道師,而後自辟幽冥鬼宗,成就一代令神族為當年的殺戮屢屢付出慘重代價的絕世鬼王。

攜真神之威,再臨啟國的神族大軍所向披靡,最終盡吞啟國。啟國未能來得及撤走,或不願撤走的三成多民眾除一成被殺或自殺之外,其餘近兩成民眾皆成神奴,淪為被剝奪一切自主意誌的傀儡。神族人口本比啟國少得多,這一下增加了近一倍人口與地盤,一時如日中,氣焰大盛!

大獲全勝的神族理所當然地隨後分兵殺入十萬蠻山,卻意外地被熟悉地形的啟國與異族采用靈活遊記戰術打個丟盔棄甲。隻因十萬蠻山著實不利神族大軍團作戰,而且麵對移動作戰一擊即退的敵人,“神降禮讚”也成了大錘打蚊子,毫無用武之地。在連續七次入山林剿敵而受挫而歸後,神族隻能無奈地放棄盡殲啟國遺民這一野望。

期間,神族損失最大的一次,乃是一支近萬人的兵團即將撤退之際,聽得數百人齊喊一聲“九指偽神的走狗們果然皆是無膽鼠輩!”,遂全軍怒衝冠不顧一切衝殺上去,結果陷入對方利用一處然毒瘴澤地布置的陷阱,以致全軍覆滅。

據後世統計,“九指偽神”一詞乃是針對神族百試百靈的最佳引怪嘲諷,沒有之一!神族因此而蒙受的不必要損失起碼在二十萬人以上,堪稱慘烈!

此後五十年間,神族在形式上一統東西大6,建立起幅員遼闊的神聖大帝國,然而事實上他們的勢力範圍僅僅局限於平原地帶,對於無窮無盡的十萬蠻山密林,他們始終推進得不甚順利。由於道師的事先布局傳播啟國的人本文明,再加上與啟國遺民的交流與混居,幾乎所有異人族與開靈妖獸都對神族信仰極為厭惡排斥,畢竟沒有任何正常生靈願意成為失去自主的傀儡。

而啟國遺民自遁入深山密林後,更是著力聯合無數異人族乃至一切可以交流的對象,學習整合各種千奇百怪的異能與獸類賦,武技、道術、戰術戰法日新月異,打得敢於深入蠻山密林的神族各種找不到北。

“神降禮讚”固然是大殺器,但真神之尊,豈是請就請?即使以神族“神紋構裝”的神異,也需以至少三名神使主導,獻上近萬人的生命才能動一次。當然人數越多,越能分擔代價,若有五萬人以上聯手動,那麼代價就不過是有數疲憊不堪而已。不過偏偏在深山密林中,神族數萬人的隊列因地形限製而動輒延綿數裏,“神降禮讚”在動的過程中若是遭“截神道”突襲截斷神力回路,後果堪憂。即便動成功,所毀滅的最多也不過千人規模的村寨。征伐十萬蠻山期間,神族足有七次動用“神降禮讚”,但所獲戰績加起來都還不足摧毀山河關一次的十分之一,反而動之後次次因全軍衰弱而遭乘勢突襲,最終都隻得飲恨而返。

而等到鬼王開出以怨靈令神奴失控反噬乃至混亂相關神力回路的“亂神咒”,以及道師麾下,一名以吞蛤蟆修煉化形的底子開出的吞噬消化神力為己用的“噬神**”之後,啟國遺民開始進入局部反攻,頻頻乘神族兵力空虛從山林內殺入神聖帝國,讓控製了太大地盤的神族軍團疲於奔命,某些如“浮空巨艦”一般準備用來進軍山林的大工程都被因此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