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廟大隊,名字怎麼得來的無從考究。其實村裏也沒有什麼多大的廟。不過是在村東北角有兩個廟,一個土地廟一個是娘娘廟。土地廟也不過是七八平米的一間低矮小房子,裏麵供奉著一個土地像,後來破四舊時給平了。至於娘娘廟一直留著,裏麵是一尊送子觀音像。
娘娘廟之所以留下來了,一是這尊觀音非常靈驗,當地人求風得風,求雨得雨,二是因為武爺的原因留了下來。
大廟大隊是個很大的村莊,有近萬人口。姓氏龐雜,有三十多個姓氏。
大廟大隊有兩個能人,也是名人,因為這兩人的存在,在當時鬧得轟轟烈烈的大運動,也拿這個大隊沒什麼辦法。
一、武爺,武爺並非大廟大隊的人,具體什麼名字也更是沒人能說清楚了。早在一九四四年,曾是八路軍某部的一個營長。那年夏季,麵對鬼子的掃蕩,武爺帶著三十幾人斷後,阻擊日軍。也就是在退到大廟村東邊的時候,在這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上,地勢開闊沒什麼遮擋物。正巧這裏就有一個土地廟和娘娘廟,武爺就帶領所剩不多的人在這裏與鬼子展開了激戰。
戰到最後,彈盡糧絕。武爺讓當時的一個副排長門華清帶著少數人先撤。自己帶著僅剩的十幾名傷兵,與敵人刺刀見紅展開了肉搏戰。戰到最後,武爺與一名鬼子抱在了一起,爭搶鬼子兵手中的手榴彈。手榴彈響了,人也跟著倒下了。
武爺醒來,已是兩天後的事情了。當時人就在娘娘廟裏。是大廟村的人在戰後尋到了他,把他拖到了娘娘廟裏,身下鋪上了麥壤,身上也是蓋得麥壤,人就藏在了送子觀音神像後麵。當時的條件缺衣少吃,缺醫少藥的。村裏人也沒有多少東西,是當時的村長,地主李友家起了主導作用。
因為當時李友與村裏的另一個地主劉守禮說。“守禮呀,你家兄弟幾個都在為國盡力,我家就倆閨女,也不能上戰場。所以照顧人這事兒就給我家吧,也算是我家也為國出力了”。也因此,在武爺傷病期間,大多是李友的大女兒李美芝照顧的最多。
武爺徹底好起來,已是半年以後的事了。等他起來,右手中指和無名指沒了,剩下了三指。右邊臉上一塊大疤,左胳膊伸不直了,總是蜷在了胸前,就這樣武爺留在了大廟村。因為他也沒有多少文化,隻是自己說是很小的時候就參加了紅軍。整天一時說自己是打虎英雄武鬆的後人,一時說伍子胥過韶關一夜白頭,他是伍子胥的後代。屁來,他是南方人,武鬆是山東人,自然不是武鬆的後人。但是村裏人反而認同了他,相信了他姓武。
直到建‖國以後,當時的門華清出任了明紅縣縣長,來村裏遇到了武爺,這才給他正名。並著手申請,為他送來了遲來的軍功章。
後來門縣長邀請他去縣裏工作,他推說自己一個殘廢,再說多年來在村裏也習慣了,就沒走。從此他就安穩的留在了大廟村,後來門縣長說“營長,按說你當時是營級幹部,以現在的級別來說,你好歹也是公社級的領導啊,既然你哪都不去,就在村裏幹個村長,好好帶帶咱們這個村吧”。由此,武爺就成了大廟村的村長了,再後來與帶著孩子的李美芝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