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29章 第二十九章(卷一終)(1 / 2)

新曆二十二年冬。

時間邁入臘月乜三,恰是立冬,申城要比往日來得更熱鬧些,南街的早市從天方破曉開始便充斥著各色各樣的叫賣聲,還有各種小吃的香氣彌漫在冷空氣中,讓人聞著了便覺胃口大動。

街旁一處掛著老牌匾的牛肉麵店中已然是客滿為患,不僅裏頭坐滿了早起的老客,就連外頭隨意擺放的桌椅也坐滿了被香氣吸引而來的路人。店裏頭跑堂的夥計忙得腳不著地,這邊送完剛出鍋熱騰騰的牛肉麵,那邊就有客人喊著讓收拾下上一桌吃完的碗筷,氣氛好不熱鬧。

店麵裏靠窗的坐了一桌客人,其中坐正位的男人一身淺灰色的長袍,因為吃麵的緣故把原本圍著的黑色圍巾也摘了下來放在長凳上。男人約莫三十出頭、四十不到的樣子,通身的氣質很是清雋,卻又帶著些威嚴的感覺。坐他兩側的則是一老一少,老的頭發都白了,一副隨從打扮,少的瞧著還挺麵嫩。

隻見那少年端起麵前的大碗呼嚕了幾口牛肉湯,隻把湯底都給喝得一滴不剩,這才滿足的放下碗歎道:“不愧是舅舅你都說好的店鋪,這吊湯夠鮮的!”

“麵也筋道,牛肉塊實。”一旁的老仆邊附和,邊拿筷子夾了塊沾著蔥花的牛肉。

男人聞言一笑,問少年道:“要不要再來碗?”

少年人眼睛一亮,忙不迭點頭,“好呀好呀!”

男人於是叫過夥計讓再給添一碗,自己則在吃完了碗裏的料食後,放下筷子靜靜看向窗外。

“舅你在看什麼?”少年好奇。

順著男人的視線望去,隻能看到外頭曲折的弄堂,偶爾有裹著棉襖走過的行人。

和南街的熱鬧不同,他們所坐的是靠裏一側,窗子外頭一道之隔便是青黛色的高牆,裏頭隱約可見是人家的住宅。

“謔!這誰家宅子啊?還挺闊。”注意到弄堂盡頭還有處矮門的少年咋舌道。

他本是隨口一說,也沒想得到個答案,誰成想男人還真低聲應了句:“你姨夫的宅子。”

“我姨夫?”少年愣了下,“我哪來的姨夫?”

這次男人卻不應了,少年隻好把疑惑的目光轉向老仆,“德叔,我舅說啥呢?”

老仆此時的神情也有些悵然,他看了眼窗外的宅子,過了會兒才收回視線,看著少年歎道:“這是七爺的宅子,當年你姨母生前在這兒住過。”

“我姨母……”少年這才反應過來,舅舅說的應當是他的長姐。

雖然從未見過,但卻在他娘的口中聽過他這位姨母。舅舅和他娘本是三姐弟,上頭還有個姐姐在他出生前就已經過世了。在他娘口中,姨母是個又溫柔又善良的大美人,當年林家正是他姨撐起來的,隻不過後來遇到了意外不幸身亡,林家又受到了七爺的照拂,這才度過當年那段艱苦的歲月。再之後便是他舅投筆從戎,跟著革命軍一起起義,直到今日走到外交部次長這個位置,林家也算是後繼有人。

這次過年,他娘讓他跟著舅舅一起回申城,一來是為了祭奠外祖母,二來便是為了拜祭他姨母。據說當年他姨母過世後,外祖母沒過幾年也撒手人寰了。之後他舅帶著他娘一起北上,在燕都定了居,因戰事紛擾的緣故,這些年也就沒回過申城。如今華國已定,聯合政府帶著百姓逐步恢複民生,南北往來通商也漸趨頻繁,他舅才得以脫身出來,回故居看看。原本他娘也想一起來的,但因為身體的緣故需臥床靜養,這才把事兒托給了他。

被稱呼為“德叔”的老仆又繼續說道:“雖然當年你姨母沒和七爺辦過婚宴,但她過世前已經答應七爺嫁入齊家。就算她過世後,骸骨也是同七爺葬在一道的。”

這人赫然是當年跟在齊修瑾身邊的阿德,青門以往的二把手。

阿德說著,不由得回想起當年。

當年得知夫人被張老鬼的人綁走後,他跟著七爺緊趕慢趕從桐城回來,又馬不停蹄地趕往碼頭,結果還沒等人到碼頭,那邊的倉庫就發生了爆炸。他猶記得衝天的火光中七爺複雜的神色,有震驚,懊惱,甚至還有一絲他看不明白的興味。但之後的七爺卻又表現得既冷靜又決絕,他壓根沒和張老鬼派來的人廢話,讓後來的弟兄們先救火,自己則是解決了幾個攔路的家夥後就想往火場裏衝。要不是他眼疾手快拉住了七爺,說不定就沒後來這些事兒了。

但也正是他眼疾手快拉住了七爺,這才沒讓七爺見著夫人最後一麵,以至於好不容易等倉庫的火撲滅,裏頭就隻剩下了夫人的屍骸。他眼睜睜看著七爺抱著夫人的遺體回到老宅,把鄒娘子準備的嫁衣給人穿上,又親自把人葬到了齊家的祖地中。按照七爺的說法,夫人生前既已答應嫁他,死後也該是他齊修瑾的亡妻,等他百年之後兩人自是要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