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造一條海船全力開工的情況下,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這還是大型造船廠,比如江南造船廠才有的本事。
而朱英實行對工廠進行零部件加工,大大的提升了工廠效率,這就使得造船的速度得到提升,像是大型造船廠僅需兩月不到就能造出來。
小型的一點的,三個月的時間也足夠了。
即便是這樣,依舊是供不應求。
大明幾乎有點錢的,現在都投身海貿之中,熱情太高漲。
這樣的情況,朱英雖有所預料,但也沒想到會這麼高。
一千萬貫寶鈔,或許很多大家族都有,可世襲萬戶候啊,還實權封賞,這真是讓人瘋狂啊。
大明建國後,除了那批開國功臣,就很難有爵位的封鎖了。
在最近這幾年裏,並非是沒有戰爭,打倭國,打安南,那都是數十萬的大戰。
可即便如此,朝廷也並沒有封賞出很多爵位,隻是按功升職罷了,錢財的賞賜變多。
這也就意味著,往後爵位會變得更加艱難。
所以現在冒出的世襲萬戶侯,才如此動人心神。
況且對於很多家族來說,海貿的買賣本身就有錢賺,哪怕是找不到流淚樹,虧本的可能也不大,如此自然無須多想,幹就完了。
除此外,朱英通過兵部再次發布了一道令旨。
十年遠征。
征召五萬人,進行長達十年的遠征,此次遠征采取自願報名的形式。
限製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下。
家中獨子不可報名。
單單看這兩條,別說五萬人,有一萬人報名那都算是不錯的。
但是接下來的條件,就真的讓人心動了。
但凡報名的士兵,每人安家費兩百貫。
僅此一條,幾乎大量的士兵心就開始跳動了。
在軍隊軍餉改革前,士兵的地位極其低下,許多士兵甚至是罪犯充兵,完全沒有自我。
此前也並非是以寶鈔結算軍餉,而是以糧食,比如大米,小麥,計算單位為石,升。
像是罪犯充軍的這種,死了就死了,一了百了,朝廷也不追究你的罪行了,給收屍已經是仁至義盡。
對於很多士兵,其實給口吃的就不錯了,尤其是在戰亂的年代,哪裏會存在什麼當兵拿餉。
而正規軍的話,其中區分為戰兵,輔兵。
輔兵的待遇就很一般,兩三石大米給家眷就行了,如果沒有家眷的,自然就是到了指揮使手裏,甚至有些明明有家眷的,也會被貪墨。
戰兵的待遇就好很多,一般情況下指揮使不存在貪墨戰兵的撫恤金,會上報朝廷送到其家眷手裏。
當然,除開撫恤金外,軍戶體係也是個福利。
父死子承的軍戶體係,在得到撫恤金後,哪怕是未成年的兒子繼承了軍戶的戶籍,每月同樣能夠領取到一定的糧食,發財自然不可能,但餓死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現在朱英軍隊改製,待遇上自然提高了不少。
首先是軍戶體係的世襲被打破,這意味著哪怕父親是軍士,兒子也不必是軍士。
其次就是錢糧。
現役軍士的吃喝基本上由軍隊統一負責,除此之外再有月錢。
普通的輔兵,後勤兵,每月可得寶鈔七貫,戰兵十一貫,有官職的,比如說小旗,總旗,自然就會更多。
像是百戶級別,每個月差不多有八九十貫鈔了。
這也看地區而來,比如邊疆地區還會有津貼,就會多一些。
對比起目前大明的經濟情況,好像不怎麼高,但士兵們都是包吃包住,其中包括軍備全都涵蓋在內,得到的月錢完全是能夠全部存下來的。
出戰的時候還會有戰爭補貼,立功還能封賞,在繳獲足夠的情況下,還可以分上一筆。
曆朝曆代的士兵都沒有這個待遇,不能說不錯,已經可以說相當高配了。
也就是朱英搞經濟,讓大明的國庫富得流油,才敢這麼玩,換做其他朝代,這樣的軍餉製度能夠把國家直接拖垮。
其實關鍵還是在於對世家大族的打擊,畢竟從前的朝代,這產出的錢糧,八成入了世家大族的口袋,朝廷跟百姓共分兩成。
朝廷雖然收天下賦稅,可還要承擔饑荒,俸祿,賞賜,軍餉,戰爭等一切開支,其中還會冒出大量貪官貪墨朝廷錢糧,所謂千裏求官隻為錢,是以多數朝代的朝廷自然就捉襟見肘了。
在撫恤金上,如今的大明可謂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