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不錯,是暹羅對大明的,主要是暹羅通過朝貢貿易,每年可以從大明購買到大量的絲綢,瓷器。
暹羅的地區位置很優越,他們可以從大明購置絲綢,瓷器後,然後通過莫馬塔灣,安曼達海向中亞地區,甚至是更遠處的印度地區,銷售這些在世界上有著巨額利潤的商品。
正是靠著大明的商品,暹羅作為中間商,差價可是賺得足足的。
暹羅的使臣每年都會請求,讓大明給予更多上貢的機會。
大明的朝貢是有著嚴格的限製,不是說哪個國家想來就能來的,即便是來了,也不會給朝貢貿易的機會。
暹羅最多的一次,就是在洪武十七年進行了六次朝貢貿易,其餘則就要看大明的意思了。
現在大城王朝,巨大的營收完全就是來源於大明的朝貢貿易。
往往一船大明瓷器,絲綢過來,幾乎就能頂上暹羅自家領土整年的稅收有餘。
這也是李景隆為什麼敢這樣開口。
作為大明王朝的國公,他隻需要一句話,就能讓暹羅的朝貢被降低次數,甚至降到數年一次。
隻要不是大明的邊境國家,其實對於大明來說完全沒有太大的意義。
主要是供需不同。
南洋地區的沉香、象牙、犀角這些,雖說也是不錯,可這不是大明的必需品。
且給大明提供這些東西的國家太多的,遠遠不止暹羅。
往前大明水師沒有怎麼來南洋溜達,可他的強大同樣是南洋地區熟知,南洋這邊,沒有哪個國家敢於冒犯大明的威嚴。
對於真臘大王子參列婆匹牙來說,如果麵前這位來自於大明的公爵,願意為他出手調停暹羅跟真臘的戰爭,那麼他的王位將會得到極大的穩固。
那些平日裏趾高氣揚,不怎麼把他放在眼裏的貴族大臣們,也將會真正的效忠於他。
李景隆沒有正麵去回答真臘大王子的問題,而是轉而說道:“大王子的妹妹,蘇丹娜公主,是我大明太孫最為寵愛的妃子之一。”
“當初安南的公主,同是我大明太孫的妃子,隻是因為思念家鄉,我大明太孫就願意出兵數萬護送其回家探親。”
“關於真臘和暹羅之間的問題,其實我作為大明的國公,是沒有資格擅自參與其中的,在沒取得我大明朝廷的許可,隨意幹預兩國的戰爭,可是要被問責的。”
“但是如果大王子可以跟自己妹妹取得聯係,把現在真臘的困難告訴太孫,那麼想來太孫殿下肯定會幫助真臘,給暹羅施壓。”
“隻要我大明太孫開了口,暹羅哪裏敢不遵從,即便是他們的國王不同意,暹羅的貴族們也會支持。”
這麼長的一段,翻譯足足用了將近三刻鍾的時間,好歹沒歹的算是給翻譯了過來。
其實這也不怪翻譯。
跟在李景隆身邊的,自然是大明錦衣衛的特殊部門,南洋翻譯人才。
可這年頭,也沒說學的很深奧,主要是在日常的口語交流上。
這頭還好,關鍵是真臘那頭。
真臘的翻譯官,是經常到大明學習。
當今世道的漢字,是沒有注音的,學習起來的難度極大,也就幹個半生不熟。
漢字也就算了,畢竟是表意文字,漢語可就真難。
現在的大明可沒有普通話這個概念,南京話算半個官話,但是朝廷裏的大臣們,可是來自於全國各地的。
平日裏大明自個交流的時候,還有聽不懂的。
更何況是這外邊人。
沒辦法,大明疆域太大了,且還十裏不同音,對於想要學習漢語的外國人,簡直就是個巨大的折磨。
真臘的翻譯官,滿頭大汗的總算是給講述完了。
真臘大王子了解其中意思後,再次隆重的感謝。
隨後表達道:“我的父王如今已經得了非常嚴重疾病,在床上不能下地,所以我希望趁著尊貴的公爵閣下在真臘的時候,可以一並參加我的繼位儀式。”
李景隆自然是答應了這個邀請。
畢竟真臘這邊都同意了大明的請求。